走近汉剧

2022-08-25 00:10: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走近汉剧》,欢迎阅读!
汉剧,走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走近汉剧

作者:陈晋红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9年第03

南国牡丹,这是19575月,广东汉剧团一团参加广东省潮、汉、琼三剧种上京汇报时,周恩来总理在看完广东汉剧老一辈艺术家黄粦传、黄桂珠演出的传统广东汉剧(百里奚认妻)后,给予的高度评价。广东汉剧原称外江戏,是清朝时期从湖北、安徽、湖南等省流入广东的皮黄(南北路)剧种。以中州官话为舞台主要语言,主要活动区域有广东潮汕、梅州、河源、深圳、惠州、韶关及赣南、闽西、香港、台湾等地区,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毛里求斯等国也有它的足迹。1933年广东大埔县晚晴秀才钱热储出版的《汉剧提纲》里记载外江戏何以称汉剧?因此种戏剧创于汉口故也。钱热储的说明,是有关广东汉剧源流最早的一种说法,得到了公益社成员的赞同,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萧遥天在《外江戏考源》一书中,沿用和发挥了钱热储的观点,此后外江戏汉剧为名。新中国成立以后,因其艺术风格有别于湖北汉剧,在1956年定名为广东汉剧,距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了。

众所周知,戏曲是以演唱和演技为基本功的舞台综合艺术。人们观赏戏曲,主要是欣赏演员的表演和演唱。许多戏曲艺术家,他们的成就主要是以声腔流传的,因此,声腔在戏曲艺术的历史长河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长期以来全国的各个戏曲团体的相互交流,剧目相互重叠,许多剧种之间主要甚至唯一的区别就是声腔,可以说,声腔已经成为区别各种戏曲剧种的主要特征。而声腔的发展与创新也就成为了戏曲艺术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本文将着重论述一下广东汉剧的唱腔结构与其特色: 一、广东汉剧的唱腔结构

广东汉剧的唱腔质朴淳厚,悠扬典雅,以西皮、二黄(南北路)二路为主要声腔,兼有大板、昆腔、佛曲和民间小调等。西皮原来是甘肃腔,入陕西又称秦腔,为什么会跑到湖北?按明朝末年,李自成、张献忠带了他的农民队伍闯进湖北来,那陕西乡土味的西秦戏亦随兵锋流进湖北,黄陂的戏文子弟袭其神而变通,像谢章铤的《赌棋山庄词话》说:甘肃即秦腔,胡琴为主,月琴为辅,工尺咿唔如话,今所谓西皮也二黄初因唱时用双笛伴奏,在华连圃的《戏曲丛谭》里记载:二黄记黄腔,起于湖北之黄冈、黄陂,故名二黄

西皮和二黄各有一套丰富的板式,在同一剧目中根据剧情需要,西皮、二黄可交替使用。西皮,曲调高亢激昂,流畅悠扬,潇洒灵活。唱词通常多为七子句、十子句的上下句体。板式具体有慢板原板退板叠板二六以及倒板散板二板滚板反线倒板反线滚板反线哭科等。二黄,曲调平稳缠绵、典雅庄重。唱词为七字句、十字句的上下句体。板式具体有慢板原板马龙头二板三板倒板哭科滚板反线慢板反线原板等。可能读者会纳闷了,西皮的板式跟二黄的板式不都是一样吗?其实不然,虽然板式叫法一样,但二者韵脚行腔却大不相同,何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aa83ff8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7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