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李牧的简介

2023-12-31 17:34: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名将李牧的简介》,欢迎阅读!
李牧,名将,简介

名将李牧的简介



李牧?-229,嬴姓,李氏,名牧。汉族,战国时期赵国柏仁人今邢台隆尧,战国时期的赵国将领,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李牧战功显赫,生平未尝一败仗。李牧生平事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以抵御秦国为主。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并得到武安君的封号。前229年,赵王迁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谗言夺取了李牧的兵权,不久后将李牧杀害;3个月后赵国即灭亡。

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中唯一能与秦军抗衡的将领,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作战中屡次重创敌军而未遭失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尤其是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分别是中国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和围歼战的典型战例。古代作战,必须处理好君臣关系、军民关系、官兵关系三大关系,并采取正确的作战方略。现从这几个方面分析一下李牧的军事思想: 1、在君臣关系上,强调将帅的独立性、便宜行事权。

作战中,战况瞬息万变,必须及时应对方能取得作战的胜利。而欲如此,将帅必须有独立性、便宜行事权;否则,就会丧失战机,应对失策,从而导致作战失利。李牧对此特别看重,以至赵王责其胆怯,竟不予理睬。当赵王因罢免他而饱尝对匈奴作战失利的恶果,请其再度出山抗击匈奴时,他一再称病谢绝。赵王再三勉强,才说:“王必用臣,必如前,乃敢奉命。”赵王应允,他才到了边地。赵亡国前夕,赵王迁中了秦的反间计,听信郭开谗言,罢免他,而以赵葱、颜聚取代他时,他为社稷军民计,拒交兵权,继续奋勇抵抗。 2、在军民关系上,力求不扰民,争取民众对军事活动的支持、配合。

兵民是胜利之本,军队作战,离不开广大民众的支持、配合。而欲达此目的,必须禁绝抢掠民财、奸人妻女、毁民田苗、乱占民间房舍等扰民行为,切实保护民众利益。史书中对此虽没有专门论述,但他和军民不得轻易出击的约定能够顺利实施,其驻守过的地区的民众在其遇害后纷纷建祠祭奠,足以表明其没有扰民,保护了民众利益,深受民众爱戴。 3、在官兵关系上,注意厚待士卒,密切官兵关系。

作战中,军官是指挥者,士兵则是直接冲锋陷阵者,二者相互配合,指挥正确,将士用命,士卒勇搏,方能战胜强敌;否则就会兵将离心,士不用命,导致作战失败。李牧对此有深刻认识,故厚待战士,每天宰杀数头牛犒劳士卒,结果赢得了士兵的深情爱戴,甘为自己冲锋陷阵。

公元前229年,嬴政派王翦领兵全面攻赵,共计大军数十万合围邯郸。李牧为大,抵御秦国的大军。王翦为了能够速拜赵军,避免陷入持久战,于是向嬴政建议使用离间计。


秦国派遣奸细前往邯郸收买赵国的奸臣郭开,让他向赵王进谗言“李牧准备投秦叛赵”。赵王昏庸无能,一听到王位受到威胁也不加以证实就急急忙忙派人前去接收李牧的兵权。李牧为了赵国存亡拒不受命,仍坚持带兵抗击秦国。赵王见此,更加确定李牧的“反叛”之心,于是暗中设计将李牧擒获就地格杀。

赵国柱石既死,赵军紧接着就大败溃逃,赵国也不可阻挡地走上了灭国之路。公元前222年,赵国彻底灭亡。

李牧英勇善战,他前拒匈奴,后抗强秦,一生作战无数,鲜有失败的时候。可惜在统帅大军保卫国家的时候被自己的主君所害,落得个身死国灭,一心为国,却遭到了背后的冷箭。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b1318d2c0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4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