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2022-12-23 11:00: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欢迎阅读!
数学教学,上册,年级,计划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教师:肖英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共有学生52人。由于刚刚跨入小学校门,孩子们对很多事情还没有概念,比如进学校不穿拖鞋、不乱丢纸屑等都没有养成习惯。由于年纪小,课堂上很难坐住,喜欢在课堂上讲话、做小动作等。但通过几天的相处,我发现他们对数学有着浓厚兴趣,相信经过我们大家地努力孩子们肯定会有很大进步的。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一共分为七个单元:1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2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3、分一分、认识物体;411-20各数的认识;520以内的进位加法;620以内的退位减法;7、总复习。 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领域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20以内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初步了解加法、减法运算的意义,会计20以内的加、减法;

经历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简单几何体的过程,了解这些常见的几何体; 2数学思考领域

学生能运用生活经验,对20以内数的信息做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20以内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学生在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等简单几何体的形状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解决问题领域

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开始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 初步了解到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初步体验。 4、情感与态度领域

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可以用20以内的数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几何体,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个方面的目标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而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它目标的实现);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比单纯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发展更为重要。 四、本册教材编写的基本特点

1.教学素材来源于学生的现实,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现实的——与学生直接相关的,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学生愿意思考,乐于接受;引入数学问题(如P71P181);引导学习思路(如P7111题);激发学习兴趣(如P261P54主题图)。



1


2.提供探索空间,引导儿童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数学知识不宜以定论的形式出现,培养儿童的问题意识(如P101P81主题图); 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学生自主探索搭建认知平台(如P179题); 体现开放性和多样化,让学生充分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如P84P363); 把合作交流作为学习行为与学习要求(P168题,P893题)。 3.内容呈现直观形象,课堂活动丰富多彩。

让学生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喜欢数学,乐于学习数学;卡通、漫画、图片、表格为主,文字以对话出现。有利于学生“(动作)感知——表象——概念(符号)”课堂活动作用: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讨论交流的机会;课堂活动与教学活动、练习活动的联系与区别;主要形式:操作、游戏等。 4.实践活动,特色鲜明。

个体与集体结合,分散与集中结合P168题、P624题,认识周围的数、我有一双小巧手。贴近儿童生活,注意适用性与开放性;展现过程,有一定的操作性。 5.体现学法,利学利导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学生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展示儿童的思维过程;允许儿童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和策略解决问题。认真听讲,课堂练习、课后作业仍然是重要的学习方式。 6. 注重数学文化,培养数学兴趣

数学文化是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数学文化包括数学简史,数学趣闻,数学家的故事,数学的影响…… 体会数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册两个数学文化:P58“分类”和P80“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五、教学重、难点

本册的教学重点是20以内的数的认识与计算。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学生认数和计算的开始,是学习较大数的认识与计算的基础,是学生适应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难点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六、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求难、求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5、每月进行作业评比活动一次,比一比看谁学习进步快。 七、教学进度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数 1 准备课 2课时 23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9课时 49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16课时 10 分一分、认识物体 5课时 1113 1120各数的人数 7课时 1416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8课时 1719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9课时 20 总复习 4课时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b305d6a02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5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