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大学教师实践能力提升机制的研究

2023-02-24 13:42: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应用型大学教师实践能力提升机制的研究》,欢迎阅读!
应用型,机制,实践,提升,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应用型大学教师实践能力提升机制的研究

作者:高晨珂 赵凡 崔浩 来源:《企业文化》2018年第06

摘要:创建应用型大学,要求教师能够在教学中融入应用型的授课内容。文章从不同方面阐述提高应用型大学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的方式方法,旨在为高校提高教师实践能力机制方面提供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实践能力;校企合作;师徒制 一、研究背景

教育部创建应用型大学的要求,西安思源学院在应用型大学改型的路上不断探索和创新。应用型大学强调培养学生能力的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教学中融入应用型的授课内容,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综合本校学生的具体特点,讲授与实践应用结合最紧密的技能与技术。应用型大学的教师与中学及研究型大学的教师不同,要求教师能熟练操作与工作岗位相关的设备,还要对学生的操作进行反思,总结。因此规划一套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的执行机制并切实落实执行是每个正在应用型大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校内培训

校内是教师工作的场所,占据了教师工作时间的全部,增强内部实践培训机能,发挥教师在职在岗的实践能力是提高教师实践能力最直接的方式。

每所学校均有一定的实践实训场地,并有一些从事多年现场实践的工程师和实践能力较强的优秀教师,通过这类教师对其他教师的培训及传帮带,来提高实践能力较为薄弱的教师的实践能力,也可以通过邀请其他单位的优秀工程师(对于工程类专业)来学校做专题讲座,西安思源学院城建学院定期或不定期邀请陕西省优秀的建筑类企业高级工程师来学院做讲座,不仅促进校企交流,更扩大了教师的见识。

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新教师、年轻教师和低级别教师的培训手段。 三、校外实践

西安思源学院城市建设学院是以工科为主,土木类、建筑类共存的学院,工程类专业与实践结合相当紧密,这对教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直接参与社会实践,这种方法最直接最有效,教师或者学院需要自己寻找实践单位,对于某些年轻教师较不易实现,需要校方提供更多的信息和途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教师参与实践,不仅可以不断地训练教师实际动手能力,还可以使教师及时掌握行业生产需求的发展变化,了解新的施工技术,并将其融入课堂讲授中,以提高教师教学实际应用能力。

城建学院每学期均派出不同专业的教师下现场参观、实践,深入生产一线,参与生产建设,如城建学院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道路桥梁课程集中实践实训,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入具体已有工程案例现场和正建工程现场,与现场管理人员一起参与指导认识学习实习规定内容,带领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学生去陕西省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实习场地外出实习指导。城建学院要求教师利用寒假暑假时间去施工、造价、设计、咨询等单位进行学习,并于开学初进行学习汇报,并纳入年底考核,教师积极性很高,从实践可以看出,教师参与工程实际,能大大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四、校企合作

高校拥有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的教师团队,并拥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实施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共同渴求的一件事,因此对外技术服务是教师自我提升实践能力的又一条途径。校企合作,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在技术服务的过程中,要解决许多课堂中不会碰到的实际问题,过程往往不比想象中容易,需要团队来实现为企业服务的目的,通过实践提升自己是成长最快的办法。

城建学院积极寻求优秀的企业进行合作,截止目前,已有十多家陕西地区的建筑企业与学院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为教师参与实践提供了保证。 五、师徒制度

师徒制从古就有,经验丰富的担任师傅,带领着徒弟以一对一的指导方式,师徒制的教学方法以言传身教为主,教学过程全部在生产现场完成,这便于因材施教,使理论能够紧密联系实际当前,本科院校引进的人才多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这些年轻的教师普遍都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本科院校从事教学工作。这些新进的教师普遍缺乏与专业相关的实践训练和实践经验,难以胜任相关的实践教学工作。

因此,学院从古老的师徒制中汲取营养,注入到当下的应用型本科教学之中,实行以带新的教师培养机制,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带新进的年轻教师,制定短期和长期计划,促进教师成长,通过此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困境,为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六、合理的考核、激励方法

提高教师时间能力,是对学院和教师双赢的事,学院可以通过各种制度和手段激励教师参与实践,使参与时间成为一种校园氛围。提供各种实践能力提升的机会,并进行量化考核,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励教师参与实践性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实践归来汇报交流,并与所教课程结合,将实践内容融入教学内容中,把实践能力看作是教学能力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总而言之,教师的实践能力从某种程度上直接决定学生的实践能力,建设应用型大学,学校需加强双师型建设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教师实践能力提升机制是每个应用型高校急切需要解决好的问题,学校、学院、企业、教师相互融合,形成良好的教学实践环境,是应用型大学发展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肖怀云.应用型本科中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激励机制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11):320-329.

[2]欧阳斐.师徒制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的启示[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1238-40.

(作者单位:西安思源学院城市建设学院)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b50bad7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a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