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陋室铭教案新人教版

2022-12-10 17:19: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八年级语文上册陋室铭教案新人教版》,欢迎阅读!
上册,人教,教案,陋室,语文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山东省郯城县第三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陋室铭》教案 新人教版

主备人 分管领导



课型 课时

精读

验收结果:

时间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

2.让学生了解押韵及其作用,朗读、背诵全文。 3.体会作者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 重点:1.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 2.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难点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师活动

(一)、导入:同学们,这座破旧简陋的房子,虽然没有流光溢彩的屋檐,也没有金碧辉煌的陈设,更没有珠光宝气的点缀,但是它却成就了唐代诗人和哲学家刘禹锡的千古名篇《陋室铭》,正如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所说:花香不在多,室雅何须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陋室,共同感受作者超越世俗的志趣和情怀。出示课题 (二)、作者简介:作者刘禹锡,当时他被贬到和州做刺史时,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的屋子。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半年之内让他搬家三次,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让他住进了一所非常简陋的小房子。他在愤激之中,一气呵成,写成了《陋室铭》,并请有名的书法家柳公权刻写在碑上,竖在门外,以明心志。 (三)、板题并解题:陋室,意为简陋的房子。古代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四)、朗读并感知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熟悉生字读音,揣摩停顿、语速、语调,感知文章内容。

2、检查学生掌握生字情况。:下列生字怎么读? 德馨(xin 苔痕(i 鸿儒()案牍( 调素琴(tiáo 3、让一名学生试读全文,师生评价优劣(评价停顿、语速、语调、感情处理是否得当)

4、听名家朗读课文,师生欣赏评价。这篇铭文不仅押韵而且运用了许多对偶句,请找出韵脚和对偶句。

5、学生同桌结合练习朗读,把握好停顿、语速和语调。 6、再让一名学生朗读,师生评价、指导。

(师:这篇铭文,由于多数句子押韵,读来琅琅上口,现在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带着感情再读一遍,好吗?) (五)、理解字词、疏通文意

3、通过练习,检查学生理解程度。(让学生不看书回答)

惟吾德馨:惟,只;馨,散布得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鸿儒:博学的人

学生活动

生介绍作者 学生自读课文 生读课文,生评价 生读课文

7、全班齐读。

1、学生先自个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文意,把重点字词和不理解的词句做上不同的标记。

2、让学生把小组内没有理解的字词句提出来全班共同解决。

4、由一名学生口头翻译全文。

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水不在于深,有龙(居住)就灵异了。这(虽然)是间简陋的房子,只是因为我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简陋了)。苔藓的痕迹蔓延到台阶上,现出碧绿,芳草的颜色映入帘内,显得青葱。(在这里)谈笑的有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无知的庸人。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鼓,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 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杨子云的草亭。(正如)孔子所说:(虽然是陋室,但只要是君子住在这里)有什么简陋的呢? 小组合作交流 生尝试仿写

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白丁: 没什么学问的人

丝竹: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泛指乐器发出的声音。 案牍:官府的公文 (六)、整体感知

1、这里诗人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具体比什么?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这里,用山、水来比在高”“不在深,用”“来比,用来比

作者的目的是写陋室,却用山水作比喻,这种方法叫比兴。这种比兴的修辞,不仅构思新颖,文意通达,而且句句相连,使文意波澜起伏耐人寻味。既然山之名不在于高而在于仙,水之灵不在于深而在于龙,那么,室之陋与不陋,也就不在于它是否富丽堂皇,而在于主人之德是否高尚。看来字画龙点睛,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文眼。

2斯是陋堂,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

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加强语气。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 3、陋室不陋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环境的清幽、雅致。——景。反映出室主人淡泊名利的志趣。这是写陋室的环境,用的是对偶、拟人的修辞方法。上、入采用拟人的方法,以动写静,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苔藓、草色以人的灵性,苔藓也想从台阶爬到陋室,听听主人在说些什么;草色也想从窗户窥视主人在干些什么。这样把苔藓和青草写活了。既有精神又有韵味,我们已不觉陋室的环境凄凉、荒芜,而感觉春意正浓,生机盎然。用拟人的手法渲染了环境的幽雅,流露出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朋友的贤良儒雅,反映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情怀。除了对偶,还有衬托。作者没写自己是什么人,而是写与他交往的朋友。俗话说,欲知其人应知其友,知其友者必知其人。因此我们便得知主人必是高雅之士。主人德才兼备,表明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怀。

C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写生活的高雅脱俗(陋室主人的情趣),反映出室主人不为琐事萦怀的心态。有正面描写即实写的句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也有反面描写即虚写的句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可以调素琴无丝竹之乱耳对应,阅金经无案牍之劳形相对应。这样正反对照,虚实相生,表明了作者恬淡闲适、安贫乐道的情趣。陋室之景宜人,陋室之人高雅,陋室之事有趣。看来,陋室其实不陋,这一切又是为了陪衬惟吾德馨,呼应开头。正因为主人道德高尚,名声远扬,陋室才见其不陋。

4、文章主旨至此已突出,意思似乎已写尽,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呢?

运用类比,以陋室,以诸葛、子云自此,意在

2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bb16b061c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0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