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影(散文)

2023-03-13 00:36: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竹影(散文)》,欢迎阅读!
竹影,散文

竹影(散文)

一、课文特点及意图

《竹影》主要是表现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童心是天真烂漫的,童趣是发自天性的。作者把孩子的心理和性格写得真实恰当。但是作者并没有一味地写孩子好玩好动的本性,着就引入了正题:水门汀上的竹影,好像中国画一样潇洒斑驳。引发了孩子们新一轮的热情。他们用木炭描这些天然的国画,并联想到平时见过的画图。孩子由童心童趣,不由得走到艺术的殿堂门口。于是领路人爸爸出现了。他用平实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述了中国画的艺术特征,因势利导地给孩子们上了一堂艺术入门课,不知不觉地孩子们领悟到了美的一种表现形式。真可谓引入门墙无意中,寓教于乐见匠心

为什么要选这篇文章?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语言描写生动形象;使学生初步得到艺术的享受。

二、教学建议 目标:

1、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

2、体会课文所表现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3、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2、讨论明确中心:表现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再读课文,勾画文中你认为最生动形象的描写,并试着说明理由。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所划的语句并陈述理由。 (三)质疑问难

在小组内提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疑问,通过交流共同解决。 (四)延伸拓展。

1、回忆《童趣》,背一背,说一说两篇文章的共同点。 2、说一段童年往事,尽量表现童真童趣。 (五)作业

1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作者的成功与他的父亲对他的引导教育给了你什么启发?写一篇随笔谈谈自己的想法。


2、细读课文第七段,归纳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一幅中国画。(选做)

方法:

要联系生活实际,体验课文中蕴涵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与此同时,理解课文中的有关语句,由此生发出去并体味。艺术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东西,它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注意艺术的认识和体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bbeda4e24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9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