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舞于异域,结情以感观——王昌龄《从军行》(其二)赏析

2022-08-22 19:11: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起舞于异域,结情以感观——王昌龄《从军行》(其二)赏析》,欢迎阅读!
王昌龄,军行,感观,起舞,其二

起舞于异域,结情以感观——王昌龄《从军行》(其二)赏析

/吴同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的边塞诗多采用乐府古题和易于入乐的七绝,着力揭示征戍者的内心世界,可吟可唱,炙人口,被奉为神品。其中最负盛名的《从军行》七首和《出塞》二首,有的意境雄阔,豪气万丈,如秦时明月汉时关”“青海长云暗雪山等;有的意象幽微,描写细腻,这首琵琶起舞换新声就堪称此类的上乘之作。 也许是打了一场大胜仗,已报生擒吐谷浑,征戍者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也许是战斗后休整,紧绷的神经比较放松,将士们在月光朗照的异域他乡和着胡琴琵琶与羌笛的旋律跳起欢快的舞蹈来。虽然乐器并非中原地区的丝竹,曲也不是将士们熟悉的旋律,但由于换新声唱着跳着,倒也痛快酣畅……可正是这新声却勾起他们更多的旧别情来。堂堂七尺男儿,这血肉之躯中还深藏有喜怒哀乐等七情六欲。他们思故乡、恋家人,期盼早日结束战争,与父母妻儿共叙天伦。然而关山重重,战事频仍,何时才能解甲归田呢?顷刻间,只觉得耳边已换新声的琵琶曲竟化为抒发哀愁伤离之情的古乐《关山月》,眼前所有的欢娱顿时烟消云散了。这旧别情显然不是胡琴琵琶与羌笛可以穷尽的,但因为它能撩乱征戍者的边愁,所以将士们越愁越爱听,越听越发愁。以上三句是情语,是倾诉,句句离不开音乐诗人用音乐的语汇向读者展现了征戍者复杂微妙的内心世界,把读者带进了一个时而欢欣,时而思虑,时而忧伤的一波三折的感情世界里。新声悦耳娱心,曲哀怨感伤,边愁却似鼓棰不停地敲击着将士们的心房,令人感伤不已。最后一句高高秋月照长城是景语,是诗人精心创设的一个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穷《唐诗别裁集》)的以景结情的意境。征戍者目之所视,耳之所闻,情之所趋,思之所向,都定格在此。秋月”“长城,其象征意义不言而喻。面对此情此景,将士们是喜是忧,是愁是怨,谁又能说得清呢? 往事越千年,我们找到了当代征戍者的身影,也发现了他们无比美丽的心灵。同样是面对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十五的月亮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将士们没有忧伤和哀怨。因为他们和家人一起分享着丰收果的甘甜和军功章的荣耀,为祖国昌盛、为万家团圆,虽也夫妻关山相隔,遥遥千里,却互勉互励,同德同心。这是远在一千多年前大唐的王昌龄万万想不到的,倘若这位诗天子生活在今天,不知会因此写出怎样的神品来传之子孙呢!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bcb80e1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f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