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中脊的形成原因

2024-04-07 22:42: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洋中脊的形成原因》,欢迎阅读!
洋中,形成,原因

大洋中脊的形成原因

大洋中脊轴部是海底扩张的中心,热地幔物质沿脊轴不断上升形成新洋壳,故中脊顶部的热流值甚高,火山活动频繁。大洋中脊的隆起地形实际上是脊下物质热膨胀的结果。大洋中脊大洋中脊又称为中央海岭,是指贯穿世界四大大洋中脊轴部是海底扩张的中心,热地幔物质沿脊轴不断上升形成新洋壳,故中脊顶部的热流值甚高,火山活动频繁。大洋中脊的隆起地形实际上是脊下物质热膨胀的结果。

大洋中脊大洋中脊又称为中央海岭,是指贯穿世界四大洋、成因一样,特征相似的海底山脉系列。中洋脊为地球上最长、最宽的环球性洋中山系。在太平洋,其位置偏东,称东太平洋海隆〔海岭〕。大西洋中脊呈“S〞形,与两岸近于平行,向北可延伸至北冰洋。印度洋中脊分3支,呈“入〞字形。

大洋中脊成因关于大洋中脊的成因,大多采用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来解释。此说认为:中脊轴部是海底扩张的中心,热地幔物质沿脊轴不断上升形成新洋壳,故中脊顶部的热流值甚高,火山活动频繁。中脊的隆起地形实际上是脊下物质热膨胀的结果。在地幔对流带动下,新洋壳自脊轴向两侧扩张推移。

在扩张和冷却的过程中,软流圈顶部物质逐渐冷凝,转化为岩石圈,致使岩石圈随远离脊顶而增厚。冷却凝固伴随着密度增大、体积


缩小,洋底岩石圈在扩张增厚的过程中逐渐下沉,于是形成轴部高两翼低的宏大海底山系。长时间后,再变成另外的样子。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c26d0a5ca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2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