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校区办学条件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探析

2023-03-07 18:43: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多校区办学条件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探析》,欢迎阅读!
探析,校区,办学,管理工作,条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多校区办学条件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探

作者:孙冠一 张远峰 张媛媛

来源:《时代教育·下半月》2013年第12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的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多校区办学模式为越来越多的高校所采用,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不断研究和总结多校区办学经验,逐步上升到理论层面,对提高高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层次有很大作用。文章试图通过对现今高校多校区办学模式的深入考察,进一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多校区办学 高校 学生管理 工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2.011 1 引言

近年来,为缓解教学资源紧张的局面,扩大招生规模,国内众多高校纷纷采取多校区办学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校开拓了新的教学空间,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如资源不等问题、校园文化问题、管理模式问题等等。因此,必须从全局的角度,理清工作思路,从而真正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2 多校区办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享有资源不平等,学生工作队伍不均衡

由于学校各个校区发展基础不同,教学资源分配、师资配备、教学水平高低等方面都会或多或少存在差异,这就造成了学生享受的教学资源不平等。对于多校区高校的校本部或老校区,由于基础扎实,可能存在问题较小,而对于新校区或分校区,由于百物待兴,办学条件和环境往往差强人意,即使硬件设施上去了,软件设施也难以满足需求,从而影响学生正常成长。

除办学条件存在差异,学生享有资源不平等外,不同校区之间学生工作队伍不均衡的情况也很严重,大部分高校往往安排年轻的学生工作人员长期驻守新校区,由于管理模式限制,往往导致不同校区学生工作队伍在年龄结构、编制结构等各方面严重失衡。这些都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挑战。

2.2 活动举办不均衡,校园文化难以整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生活动是高校学生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也只有在参与到各种活动中,才能不断提高,实现自身价值。由于不同校区硬件设施等各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不同校区之间举行的活动差异极大,一般表现为校本部举行活动多,质量高,分校区活动少,质量低,学校大型重要活动被普遍安排在校本部,造成同为一所大学的学生,参与活动、锻炼自身的机会却不均等的现象。

2.3 学生工作内容庞杂,学工人员压力过大,个人发展空间受限

由于分校区各种条件限制,在分校区工作的辅导员等学工人员工作内容庞杂,部分建制不完善,导致本应由多个部门相互协调完成的工作需要由辅导员独自承担,尤其是对于分校区安排新生居住时,此问题更为明显,大到学生思想问题、心理问题、教学问题,小到澡堂位置、公交路线等生活问题,学生求助的对象都是辅导员老师。

在多校区办学条件下,分校区学生工作人员的压力大,任务杂,时间精力透支。与此同时,分校区辅导员由于常驻分校区,使得其与学校行政部门人员、各院系人员联系较少,获取信息渠道不畅,辅导员的个人发展空间经常受到限制。 3 加强多校区学生工作的措施

3.1 开辟网络阵地,通过网络一体化,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由于多校区高校面临着校区分割带来的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通过网络一体化建设,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一定程度上减小不利影响,而且,通过信息网络信息技术,不但使学生工作人员能够掌控管理过程,而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能够为决策者提供更加真实有效的信息,便于及时收集、传递、处理信息。 3.2 充分利用各类学生组织做好学生工作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通过正式和非正式渠道,不断形成各类学生组织,如学生会、班委、社团联合会等学校团委管理的正式组织,以及学生社团、老乡会、兴趣协会、论坛贴吧等非正式群体。

对于学生会等正式群体,我们应不断加强和改进团学干部队伍建设。可以突破传统培养模式,经过对学生的考验,直接在分校区指定负责人,设立分团委、学生会,淡化资历和经验,分团委、学生会负责本校区的活动开展和其他工作,受校本部团委、学生会的统一指导和管理。

这些学生组织中,非正式群体的规模和力量正在逐渐壮大,他们对校园文化的构成起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和作用,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他们往往具有正式群体所不能代替的功能和作用,对组织成员也有一定的心理保健作用,在这个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人员应引起足够重视,及时、有效、充分的利用党团组织的力量去影响、感化、引导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非正式群体,使得他们能更大的发挥积极作用,减少负面影响,争取同学校正式群体保持一致。

3.3 完善目标激励机制,加强学生工作队伍保障

在当今时代,目标激励具有维持工作热情、指导工作行为、加强绩效管理等作用。在多校区办学模式中,由于分校区往往存在办公条件差,工作难度高等实际问题,任课教师往往只在有教学任务的时间段在分校区停留,来去匆匆,学生工作队伍就成为了分校区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的主力军,要想加强学生管理和教育,高质量高标准完成教学和管理任务,就需要一支政治素质硬、专业能力强的学生工作队伍,由于分校区工作任务重,责任大,且较为繁杂,经常忙于事务性工作,学校要不断加强对分校区学生工作人员的关心和支持,加强业务能力培训,进一步倾斜奖励、评优机制,宣传工作典型,充分肯定他们的工作业绩和能力,实现学生工作人员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天琪,吴志勇.多校区办学高校团学工作模式探析[J].中山大学学报,2007,(27):106-108.

[2]滕怀荣,章小成.多校区办学模式下学生管理工作[J].科技教育2009,(8):82-83. [3]孙英琨,眭建.多校区大学学生管理工作研究[J].高教高职研究,2011,(6):221-222. [4]周广军.多校区办学背景下高校团学管理工作思考[J].中国科技教育2012,(7):231-233.

[5]胡迅.大学新校区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时代教育2010,(11):52. 作者简介:孙冠一(1989-),男,河南信阳人,助教,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电力工程系,河南郑州 450004

张远峰(1974-),男,河南信阳人,政工师,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处,河南郑州 450004

张媛媛,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河南郑州 450004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c2d328a6f1aff00bed51e9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