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承班《玉楼春·寂寂画堂梁上燕》鉴赏

2022-11-11 13:13: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魏承班《玉楼春·寂寂画堂梁上燕》鉴赏》,欢迎阅读!
玉楼,画堂,寂寂,鉴赏,魏承

魏承班《玉楼春·寂寂画堂梁上燕》鉴赏





玉楼春·寂寂画堂梁上燕 宋代:魏承班

寂寂画堂梁上燕,高卷翠帘横数扇。一庭春色恼人来,满地落花红几片。

愁倚锦屏低雪面,泪滴绣罗金缕线。好天凉月尽伤心,为是玉郎长不见。 注释

“高卷”句:翠帘高卷,横列屏风数扇。翠帘:窗帘。 雪面:粉面,意为面目白皙。

凉月:疑为“良夜”之讹。尽:犹“竞”。 为是:因是。 简析

这首《玉楼春》抒写闺怨,所创设的意境是:暮春时节,梁燕双飞,落红满地。女主人公愁倚锦屏,感到“春色恼人”,好天良夜而玉郎不见,不禁泪滴绣衫。全词意境优美,婉丽多姿。

上片写卷帘所见,怨情油不过生。首句用梁间燕语,表现“画堂”“寂寂”,以动写静,人物情感也寓于其中;“高卷”句在结构上是过渡;后两句是触景伤情:帘外“一庭春色”,本人公感到并不为己所有,故有“恼人”之感;而“满地落花”则又使她想到青春难再!


下片首二句用“愁倚”、“泪滴”写她触景伤精时的容态;结尾二句,点出原由。对月怀人,深为“四美”(良辰、美景、赏心、乐事)难全而伤心。

艺术上,此词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意象的装饰性特征。词中的“画堂”、“落花”、“锦屏”等都是较为典型的装饰性意象,在颜色、形状等方面都是有着鲜明的图案性质的。这些具有图案性质的意象构织出整体的图案。这些意象,并非是词人的兴会所得,而是具有审美抽象性质的意象构织而成的,也就是说,它们没有个体化的、殊相的特征,都是一种具有抽象意义的意象。它们缺少随机感兴的鲜活感,但却具有一些能够相互诠释的意味。文学语言的图案化,在晚唐五代词中是最为典型的。所以能够说,此词在一定水准上反映了晚唐五代词的共同特征。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d1e559f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0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