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教学反思

2022-07-20 13:05: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反思,别人,教学,自己,花是给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是人教版第十册第八组第一篇精读课文,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精美隽永的短文。文章在介绍德国风景民俗的同时,用最精练概括的语言点明了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长的哲理,读起来让人既开眼界,又回味无穷,深受教育 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积累优美语言;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使学生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教育

如何才能让教学目标在课堂中得以落实呢?又从哪儿入手进行突破呢?带着问题,我反复读课文,仔细研读教学参考书,同时参照优秀教案,尽量想有自己的体会与发现。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突然发觉可以从奇丽二字入手,抓奇字可以感受德国是个奇特的民族,抓丽字,可以欣赏德国优美的风景,积累语言,奇丽就是这篇文章的突破点。

有了这样的体会与发现,在教学时,我从德国给作者留下的印象“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入手来组织教学,紧扣“奇丽”二字,引导学生体会德国景色的新奇与美丽。

首先,引导学生体会“新奇”的景色,学生在理解“奇”字的基础上,很快找到第二自然段中的句子“家家户户都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我顺势抓住三个“都”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景色的新奇与独特之处。 接着,我由女房东与作者的对话,过渡到第三自然段,引领学生感受德国美丽的景色,并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图文结合,理解“姹紫嫣红”、“花团锦簇”等词语,想象奇丽的景色,同时朗读贯穿始终,学生入情入境地感觉德国的奇丽景色,积累优美语言。

至此,难点尚未突破,如何过渡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引导学生体会的同时,又从中受到教育呢?于是,我问学生“仅仅是花造就奇丽景色的吗?(不是)那还有什么呢?”问题一抛出,大部份学生找到了答案,成功过渡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呢,只有置身于其中,


才会有深切的感受”,学生被带入文段中理解这种境界,我又趁机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感受,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理解到受到启示与教育,感觉较深。最后由这种境界,点明这就是奇丽景色背后所隐藏着的这个民族的奇特之处,回到德国给作者留下的印象“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学到这里,学生已经从课文中感受到了这个有着奇丽景色的民族的奇特性,最后,再次回到作者五十年后重游故地的感受,“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从而再次突出主线。 最后拓展时,我本想让学生收集资料,办个专题汇报,但考虑到课后费时较多,难以实现,我就想:学校不正在开展“书香校园”的活动吗?我为何不从课文的不同角度向学生推荐书籍呢?于是,我推荐了《德国印象》、《再返哥廷根》、《剪掉一半的窗帘》《季羡林文集》《季羡林散文集》《谈人生》《留德十年》《病榻杂记》,学生可以从这些文章中了解季老,感受德国人的境界。

课上完了,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自己还有许多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1、教材钻研不够透彻,教案不熟,是本堂课最大的问题。不熟教案,我未能很好的将学生的心灵唤起,一同感受那情那景,并引起情感的共鸣,也没能充分唤醒学生的求知欲。课堂上还未能很好的展示出那种随意、大气、果断、挥洒自如的教学风采。 2、未能灵活处理预设与生成的矛盾。这是前一个问题的后遗症,因为不熟教案,所以我被教案禁锢,被教案牵着走,当学生的表现与我的预设有偏离时,我不能灵活处理,只能机械地按教案流程走,掐灭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如:体会新奇与美丽的景色这一环节时,我问新奇在哪,学生找到的却是描写美丽景色的句子,我没有顺水推舟体会“美丽”二字,而是将学生的答案压下,继续品味新奇,使课堂有了牵强的感觉。

3、没有采取多种多样的引导方法创设情境,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流利的表达出来。例如:抓住三个“都”深入体会德国新奇的景色具体体现在哪时,我没有采取合适的方法,引导学生说出来,而是自己一股脑儿说出三“都”这样,学生缺少思考,自然缺少体验,无法进入情境。 这一堂课讲下来,收获颇丰,同时,我也更深刻地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和劣势,还需要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来断磨砺和成长。特别感谢小姿和同组的老师们给的意见,给我很多的启示。我会记住:用心,才能做好!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d293e54f8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7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