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 自考

2022-11-10 20:12: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 自考》,欢迎阅读!
名词解释,文学史,中国,自考,古代



1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25太康诗风、晋武帝太康时期的诗体。以潘岳、陆机、张载、张协、陆云等为深厚而又无法一下倾吐出来,仿佛有东西梗塞其间,几经反复终于淋漓尽致的表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代表。其诗讲究雕章琢句,追求词藻,流于轻靡,诗风繁缛华丽,代表着当时诗现出来了。 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坛的主流。 48大历十才子、指活跃于大历年间的十位诗人,不同史籍所载十人姓名略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26刚健诗人、左思,刘琨 有出入。主要有钱起、卢纶、李端、司空曙、韩翃等。所作诗歌多应景献酬,流2《诗经》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全书共305篇,按音乐的不同划分为风、27游仙诗、两晋之际诗人郭璞的代表作《游仙诗》十四首,将老庄思想与道教连光景,粉饰现实。部分诗作抒写沉沦下僚,怀才不遇之感。诗歌艺术造诣较高,雅、颂三大部分,成书于春秋中期,反映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将近500年的神仙之说相混合,寄寓仕宦失意、惧祸避世的情绪和苦闷情怀。名为“游仙”多为近体,五律成就尤高。 社会状况。它在先秦只称“诗”或“诗三百”,到汉代才被称为“诗经” 实为咏怀,抒发怀才不遇和对现实的不满之情。郭璞的诗形象鲜明,比喻贴切,49元和体、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开始流行的诗体专称。有广狭二义:3风雅颂、《诗经》六义之三,《诗经》也就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其本质词采清新,气势挺拔,寄兴深远,较之当时盛行的“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的玄广义指唐宪宗元和以来各种新体诗文。狭义是指元稹、白居易诗中的次韵相酬的上一种音乐的分类,由音乐而得名。“风”的意思是“乐调”《诗经》中“风”言诗要高出一筹。 长篇排律和包括艳体在内的流连光景的中短篇杂体诗。 包括十五“国风”。即: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28玄言诗、指东晋时期在玄学思想影响下,诗坛上流行的“寄言上德,托意玄50韩孟诗派、“韩孟诗派”是中唐的一个诗歌创作流派,以韩愈为领袖,包括陈、桧、曹、豳这十五个地方音乐演奏乐歌。有诗一百六十篇;“雅”就是表现珠”的作品。代表作家有东晋孙绰、许询。玄言诗以玄学思想方法体悟玄理,诗孟郊、李贺、卢仝、马异、刘叉。他们主张“不平则鸣”,苦吟以抒愤,并互相王朝正统内容的乐歌,分为“大雅”“小雅”。大雅多颂美,小雅多怨刺。有诗一味不浓,但其中通过景物来表现哲理的作品,为山水诗的出现起到了催化作用。 切磋酬唱他们具有变态的审美趣味,“以丑为美”,以震荡光怪为美,以瘁索枯百零五首;“颂”是用于宗庙祭祀得舞曲乐歌,分为“周颂”“鲁颂”“商颂”,有29山水诗、山水诗,是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虽然诗中不一定纯写山水,亦可槁为美,以五彩斑斓为美。表现出重主观心理、尚奇险怪异的创作倾向。诗歌形诗四十篇。 有其他的辅助内容,但是呈现耳目所及的山水状貌声色之美,则必须为诗人创作成一种奇崛硬险的风格。他们在艺术上力求避熟就生,标新立异,力矫大历诗风4赋比兴、赋、比、兴都是《诗经》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赋者,直言之也,也的主要目的。由谢灵运开创,脱胎于玄言诗。中国绍兴是山水诗的发祥地。 的平弱纤巧。这种诗歌的新的追求与新的变化,积极推动了盛唐以后诗歌艺术就是直接敷陈。比者,以此物比彼物也,也就是比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30永明体、南朝齐武帝永明时期形成的诗体。又称新体诗。这种诗把音律声韵界的开拓。 咏之物也,也就是兴发。 与晋宋以来的对偶之风结合起来,注重四声、八病之说,增加了诗歌艺术的形式51大历诗风、大历至贞元年间活跃于诗坛上的一批诗人的共同创作风貌。通过5采诗说、关于《诗经》的编辑主要有献诗说、采诗说两种。汉代学者明确提出美,对近体诗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代表作家有沈约、谢脁、王融、范云、江淹描写自然山水的恬静、幽远、清冷甚至孤寂来表现人生的感叹及个人内心的惆怅。采诗说,认为周代有采诗制度,周王朝及各诸候国的乐官到民间采集诗歌,借以以及齐梁间的何逊、吴均和陈代的阴铿。 诗歌幽隽、闲雅,重清丽的韵致。遂露出中唐面目。 了解民情。现在一般认为,《诗经》中《国风》的大部分可能是通过采诗的途径31宫体诗、南朝梁代为宫廷创作所形成的一种诗风。大都描绘闺情声色,清绮52苦吟、即作诗反复吟咏,苦心推敲,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历史上最著名的汇集起来的。 靡丽,伤于轻艳,格调不高。倡导者是梁简文帝萧纲,徐陵、庾信父子是代表作苦吟诗人,大都出现在唐代。贾岛,以推敲扬名。“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6献诗说、关于《诗经》的编辑主要有献诗说、采诗说两种。据《国语》《左传》家,其创作风格流丽轻艳、“辑裁巧密”,被称为“徐庾体”。风气所至,陈时陈就是他的名句。创作“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两句的时候更是“二句三年得,等先秦等古籍记载,《诗经》主要来自公卿列士的献诗,公卿列士通过献诗的方后主与江总亦有此类创作。徐陵编有《玉台新咏》,只收“艳诗”,可说是宫体诗一吟泪双流”。还有一个卢延让。《全唐诗·卢延让》第一首赫然便是《苦吟》式进行讽谏或赞颂。现在一般认为,《诗经》中《大雅》《小雅》和《国风》中的的合集。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另外,从杜甫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许多诗可能便是通过献诗的途径搜集出来的。 32北地三才、指在北朝文人中能自觉学习南朝文化,对南北文学的合流起不惊人死不休”也可以看出他也是偏向苦吟的。 7删诗说、孔子删诗说最早出自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认为《诗经?原有三到推动作用的作家温子升、邢劭和魏收的并称。总的来说他们都是南朝文风的模53长吉体、长吉是李贺的字,此指李贺诗所独具的风格。其诗色彩浓丽、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复,取可施于礼仪”,删定为三百五篇。删诗说长生仿者。温子升一部分诗风格清婉,辞藻华丽,讲究对偶,近似南朝,一部分诗受想象奇诡、情调幽冷、构思独特,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于中唐诗坛独树一帜。 在汉代,在传统社会一直影响很大。但现代学者一般认为,孔子删诗说不够可靠。 到过北方民歌的影响。邢劭诗文多模仿魏晋和南朝人。魏收所长在史传文。 54无题诗、是李商隐的创造。或以“无题”名篇,或借诗的首二字为题,8婚恋诗、其中有很多反映爱情婚姻的诗篇,这些诗篇从人类的情感角度出33徐庚体、南北朝时期,庚信与徐陵的艳诗并称“徐庚体”,徐庚体成了艳诗的内容或写爱情,或借男女之情而别有寄托。这类诗词旨隐约,意蕴丰厚,往往难发描写了从相识相知到相恋相许,再到相弃相别的人生境遇。其中的很多诗代名词,一时风靡江南。 以确解。 句都成了脍炙人口的经典。 34骈文、指讲究对偶、声韵、辞藻华丽、多用典故的文体,又称之为骈俪文或55小李杜、晚唐诗人李商隐、杜牧的合称,二人皆晚唐杰出诗人,又生于9弃妇诗、是被丈夫无情抛弃的妇女的咏唱,反映了女性社会地位的底下及命运四六文。它的出现,突破了早期散文过于古朴简单的格局而向形式美方向发展,李白、杜甫之后,故称。 的不幸,其中以《谷风》《氓》二首为最知名。 但到后来,弊端也随之而生,华美的形式往往成了表达思想、反映现实的障碍。 二十八字史论、仅用二十八字伤悼历代转瞬即逝的繁盛,以及揭露统治者的5610、七绝圣手:指盛唐诗人王昌龄,他大力用七绝写作,留存下来有七十馀首绝35骈赋、骈赋,又称“俳赋”。“骈”即对偶的意思,其特点是通篇基本对仗,荒淫误国,抒发自己的政治感慨和见识,其中深寓对现实的不满和讽刺,有立意句,约为存诗的五分之二。他的七绝不仅数量多,质量也高,在唐人七绝诗的发两句成联,但句式灵活,多用虚词,行文流畅,词气通顺,音韵自然和谐,骈赋高绝的议论,表现出横溢的才气,因此杜牧的绝句被称为二十八字史诗。

展过程中据有重要地位,前人往往将他与李白并称,故有“七绝圣手”之称。 的体制特点是,通篇对联,技巧出新;炼词熔典,讲究一定声律;犹如对联串缀57武功体、姚合应该说是中唐后期的一位重要诗人,在诗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11六诗、始自《周礼》,六诗为风、雅、颂、赋、比、兴。《周礼》六诗产生的成文。但较之唐代律赋,则四六未严,平仄随意。当代某些业余作者认为,今人“吏隐”向来是作为归隐的过渡阶段 历来吟咏吏隐者莫不以归隐为终结理想。时代主要用诗于典礼、讽谏、言语,人们还没有注意到《诗经》的表现技巧,六作骈赋可以不必过于拘泥,根据内容增加叙事性文字,音律平仄似可再随意一些,姚合的贡献在于将这过渡阶段作了放大 ,他的名作《武功县中作三十首》丰富诗的目的也主要是传授用诗的方法。风即《国风》,主要是各地方民歌;雅包括但这种观点未曾获得专业领域的认可。 了吏隐主题的蕴涵 ,发展了它的表现手法 ,从而使士大夫诗歌的这一基本主题《大雅》《小雅》,主要是周王朝京畿地区的歌曲;颂包括《鲁颂》《商颂》《周36志怪小说、志怪,就是记录怪异,主要指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以记述神仙鬼得到了深化 颂》,主要是宗庙祭祀的舞曲。 怪为内容的小说,也可包括汉代的同类作品。志怪小说是受当时盛行的神仙方术58古文运动、中唐时期由韩愈领导、得到柳宗元大力支持、有“韩门弟子”12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三类是《诗经》按音乐不同之说而形成的侈谈鬼神、称道灵异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之下形成的。志怪小说的内参加的,以“文以载道”相号召,以古文反对骈文的一场运动。是一次有目的、的分类;赋、比、兴三类是《诗经》常用的艺术手法。 容很庞杂,大致可分为三类,炫耀地理博物的琐闻如东方朔《神异经》等;记述有理论主张、有广泛参与者并且有深远影响的文学革新。它带来了散文创作的大13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为南正史以外的历史传闻故事如托名班固的《汉武故事》等;讲说鬼神怪异的迷信故繁荣,造成了中国古典散文发展的又一个高峰。古文运动扭转了六朝至唐初骈文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而成。《古诗十九事如东晋干宝《搜神记》等。志怪小说对唐代传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统治文坛的局面,在散文的思想与艺术发展上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首》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37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人物的传闻轶事的59讽刺小品文、晚唐小品多为刺世之作,篇幅短小精悍,批判性强,有如匕首觉醒与痛苦。艺术上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轶事小说。数量上仅次于志怪小说。是在品藻投枪,代表作家有皮日休、陆龟蒙、罗隐等。讽刺小品文的成就,皮日休《读司同时,《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令人物的社会风气影响之下形成的。著名的有《笑林》《世说新语》等。志人小说马法》、陆龟蒙《野庙碑》、罗隐《英雄之言》的思想艺术价值。 古往今来的读者常读常新。 和其他小说一起,开启了后世小说之先河。 60唐传奇、唐代的文言短篇小说,内容多传述奇闻异事,后人称为唐代传奇,14春秋三传、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三部书的合称。 贞观诗坛、从南朝梁代开始,宫廷成为诗歌的创作中心,这种状况一直延续或称唐传奇。38《古镜》《白猿》两篇,标志着中国小说从六朝志怪向唐传奇发展15楚辞、“楚辞”的名称,始见于《史记•酷吏列传》。其本义是指楚地的言辞,到初唐。贞观时期宫廷诗风较之前代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是诗歌意境的拓展,的过渡形态。 后来逐渐固定为两种含义:一是诗歌的体裁,一是诗歌总集的名称。从诗歌体裁表现出对“大”的事物的普遍兴趣;其次,诗歌中体现了南朝宫廷诗所缺少的强 来说,它是战国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诗人,在楚国民歌基础上开创的一种新诗体。烈个性色彩;第三,不少大臣开始自觉地用诗歌来干预政治。这些变化对后世诗61俗讲、唐代流行的一种寺院讲经形式。多以佛经故事等敷衍为通俗浅显的变从总集名称来说,它是西汉刘向在前人基础上辑录的一部“楚辞”体的诗歌总集,歌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文,用说唱形式宣传一般经义。其主讲者称为“俗讲僧”。 收入战国楚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贾谊、淮南小山、庄忌、东方朔、王褒、39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并称,四人都出生于太宗时,才 刘向诸人的仿骚作品。 高位下,高宗时以文词齐名天下。四人从理论和实践上与“上官体”对立,体现62变文、民间曲艺“转变”所用的底本。对“变”字的解释,历来有多种

16互见法、“互见法”是《史记》选取,安排材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方出诗风的转变。并扩大了诗歌的题材,推动了律诗的发展。 不同的见解和推测,或认为是梵文citra(图画)的音译,或认为是“变更”“神法。《史记》特别注意人物形象的统一性,为了既不伤害这种统一性,又能忠于40上官体、指高宗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风,题材以奉和、应通变化”等义,或认为是佛教语“因缘变”(因果变换)的简称,迄无定论。现史实,在一个人的传记中表现这个人物的主要的经历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基本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泛,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旧唐书》存变文的内容主要是三类:一是演唱佛经故事的,二是演唱历史故事的,三是演特点,而其他一些不宜在本传写的材料安排到别人的传记中去描述。这就是苏洵本传:“工五言,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颇有学其体者,时人谓唱民间传说的。后二者往往相互渗透,即历史故事多带有传说色彩,民间传说常所说的“本传晦之,而他传发之”的方法。 之上官体。 牵扯历史人物。另外有一种比较特别,数量也少,是演唱当时重大事件的。 17记行赋、汉赋的一种,就是通过记叙旅途所见而抒发自己感慨的赋作。这类41文章四友、武后时期的宫廷诗人李峤、杜审言、苏味道、崔融的并称。63曲子词、“曲子词”,是“词”在隋唐时期的早期名称之一。曲子词的特点,题材源于刘歆的《遂初赋》,东汉赋家时有续作。其以纪行为线索,兼有抒情抒内容不外歌功颂德、宫苑游宴,但在他们的其他一些作品中,却有时透露了诗歌是因曲填词,先有曲调、再按其曲拍调谱来填制歌词。所以作词也被称为“填怀,写景叙事,一般篇幅不太长,和铺张华丽的京都大赋明显不同,在汉赋中开变革的消息,有的还对诗歌体制的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四人中,以杜审言成词”、“倚声”。“曲子词”源自民间,《敦煌曲子词》记录的作品取材宽泛、辟了一个新的境界,是两汉汉赋作家在抒情言志上另寻新法的一种大胆尝试,也就最高。 格律随意。经刘禹锡、白居易等诗人的引用和规范,到宋朝初期,曲子词形成了是后代游记文学的先声。 42吴中四士、指包融、贺知章、张若虚、张旭。四人为吴、越之士,文词俊秀,相对固定的格律,演变为宋词。再经苏轼、辛弃疾等人大力拓宽其题材范围,宋

18、诗史、“诗史”是后人对杜甫诗的评价。杜甫用他的诗,反映了他所生名扬于长安,号称“吴中四士” 词进入辉煌时期。

活时代的重要的历史事件,其中所提供的史实,甚至可以补充历史记载的不足,43山水田园诗、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在陶渊明以来的田园诗和谢灵64诗余、元代以后,文人称词为诗余。作词要求典雅纯正,避用艳丽的词藻、具有史的认识价值。不仅如此,他的诗还提供了比事件更为广阔、更为具体也更运以来的山水诗的基础之上。偏重于写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活,大多表现自然之美婉约的内容、粗俗的格调,运用诗的清空雅正语言及风格,故称词为诗余。又有为生动的生活画面。杜甫诗歌最具有特征性的艺术风格。 和闲适心情,偶或反映农家生活现实。所作以五言为主,风格多清淡恬静,具有人认为“诗余”是指“诗人之余事”。一些词人称自己的词集为“诗余”,如宋19、京东赋、两汉之际的社会动荡,导致东汉初期的社会生活乃至文化思想发生较高的艺术技巧和审美价值。代表诗人有储光羲、裴迪、丘为、常建等,而以王人廖行之的《省斋诗余》,吴潜的《履斋诗余》等。诗余也称诗馀。如清代王锡了较大变化。作家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视野同汉赋发展的鼎盛时期相比产生了明显维、孟浩然为首,故后世又称“王孟诗派” 的《啸竹堂诗馀》

的差异。光武帝定都洛阳,而不回迁长安,引起朝野震动,成了牵动全社会的中44王孟、王维与孟浩然并称为“王孟”。两人均为盛唐时期杰出的田园山水派65温韦、“温韦”是晚唐时期文学家温庭筠、韦庄的并称。在词的发展史上,心问题,也为文学家普遍关注。杜笃《论都赋》是这些转变的重要标志,它把以诗人。孟浩然(689740) 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温庭筠和韦庄都有很高的地位。他们开始大量填词,成为文人词的奠基者;同时往天子、王侯生活的题材转化为关乎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作品中所表达的思王维(699759,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 温庭筠和韦庄是花间派两位最重要的代表作家。花间派多写闺阁生活、女子相思,想感情也具有更广泛的社会题材。 45高岑、盛唐诗人高适和岑参的合称,为盛唐边塞诗歌代表诗人的专称。但“高以香艳缠绵、简练典雅为特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作为同一流派的两位代表人20抒情小赋、赋体文学中最有生命力和价值的一类。兴起于汉代,盛行于魏晋岑”并称,则始于他们的好友杜甫《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物,所以温韦并称。 南北朝,唐宋以降一直绵延不息。在内容上侧重于抒写个人的心志,或托物言志,参三十韵》:“高岑殊缓步,沈鲍得同行。”说他们两人成名较晚,而才学堪比66花间集、《花间集》是我国五代十国时期编纂的一部词集,也是我或咏物抒情,也有针砭现实之作。在艺术上继承着大赋的铺排手法,但语言较汉沈约、鲍照,原非专称。 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词集,由后蜀人赵崇祚编辑。本书收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大赋朴素得多,手法精巧灵活、风格多样,有的清丽自然,有的感情激切。汉末边塞诗派、中国唐代诗歌流派。汉魏六朝时已有一些边塞诗,至隋代数量不断增18位花间词派诗人的经典作品,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我国早期词史上文人词创的抒情小赋还有诗意化的倾向。张衡的《归田赋》、赵壹的《刺世疾邪赋》、蔡邕多,初唐四杰和陈子昂又进一步予以发展,到盛唐则全面成熟。该派诗人以高适、作的主体取向、审美情趣、体貌风格和艺术成就。 的《述行赋》、祢衡的《鹦鹉赋》都是较有名的作品。 岑参、李颀、王昌龄最为知名,而高、岑成就最高,所以也叫高岑诗派。他们的67花间词派、得名于词集《花间集》。五代时期,赵崇祚把晚唐五代词风相近词21乐府、乐府最初始于秦代,到汉时沿用了秦时的名称。公元前112年,汉王诗歌主要是描写边塞战争和边塞风土人情,以及战争带来的各种矛盾如离别、思人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共五百首,编成了我国最早的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朝在汉武帝时正式设立乐府,其任务是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乡、闺怨等,形式上多为七言歌行和五、七言绝句,诗风悲壮,格调雄浑,最足集》。因为这些文人都奉温庭筠为祖进行词创作,词风大体相近,“花间词派”由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 以表现盛唐气象。其诗人除高、岑外,还有王昌龄、李颀、崔颢、王之涣、王翰此而得。花间词是供歌妓伶工演唱的曲子词选本,是齐梁宫体与晚唐五代倡风相22建安风骨、是对建安文学风格的形象概括。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当时有不等。 结合的产物。内容大多是冶游宴乐,男女私情,风格也都难逃辞艳情柔得窠臼。 少作品反映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达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其56蚴体律诗、律诗、绝句每句平仄都有规定,误用者谓之“失粘”,不依常格68词为艳科、宋词以描写艳情为主。宋词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第一个抒写艳思诗歌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爽朗。后人把建安诗歌的成就称为“建安风骨” 而加以变换者为“拗体”。具体地说,在一个诗句中,如果在该用平声字的地方恋情的专门文体,“诗言志词言情”、“词为艳科”都是宋词这种创作主流倾向23建安七子、指东汉建安年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等用了仄声字,该用仄声字的地方用了平声字,则该字就叫“拗字”。有“拗字”的归纳。宋词的题材集中在伤春悲秋、离愁别绪、风花雪月、男欢女爱等方面,七位文学家的并称。他们均以诗文显赫当世,是曹魏文学集团核心成员,与三曹的句子就叫“拗句”。全诗用拗句、或大部分用拗句,就叫做拗体。“拗体”是与“艳情”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被后人推尊为“豪放词”开山祖的苏轼,其同为建安时代的重要作家。其中以王粲、刘桢成就最高。 排合关系不合律的律体诗篇。 绝大多数词仍属“艳科”范围。即使是“艳情”之外的题材,也要受到主流倾向24苏李诗、苏李诗,是西汉苏武、李陵二人诗体的合称。托名西汉苏武、李陵47沉郁顿挫、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沉郁顿挫都是指感情而言。“沉郁”有的渗透,或多或少地沾带着“艳”的情味宋词创作的主流倾向 赠答的若干首五言古诗,今存10多首。其中李陵《与苏武三首》、苏武诗四首最深挚、沉雄、郁结、抑塞之意,主要指感情的力度、浓度、深度,侧重于“意”早见于《文选》“杂诗”类,列次《古诗十九首》之后,是较完整的一组,通常“思想”“顿挫”有抑扬顿挫、句断意连、波澜起伏之意,主要指感情表达的层举为“苏李诗”的代表作。 次、节奏,侧重于“法”“表现”。沉郁顿挫之间有紧密联系,是指感情特别充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d666bdd195f312b3169a58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