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培养小班幼儿分享行为

2023-01-26 11:32: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家园共育培养小班幼儿分享行为》,欢迎阅读!
共育,小班,幼儿,培养,行为

家园共育培养小班幼儿分享行为



“分享”是幼儿之间团结友爱,相互关心,爱别人的更高层次的品质表现,所谓分享,是指将自己喜爱的物品,美好的情感体验及劳动成果与他人共享的过程,它是幼儿个体亲近群体,克服自我中心的有力手段。如何把小班幼儿尚处朦胧状态的分享认识逐步转变成内化的自觉行为,在日常活动中我们对小班幼儿分享行为进行了培养。

通过对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调查,我们发现,虽然经过一学期的集体生活,大部分幼儿已经萌发了分享的意识,但其认知和行为严重脱节,幼儿在行为中还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分享。如何把小班幼儿尚处朦胧状态的分享认识逐步转变成内化的自觉行为,在日常活动中我们对小班幼儿分享行为进行了培养。以下是我们的一些体会和做法。

一、让幼儿明白分享不是失去而是互利

“分享”是幼儿之间团结友爱,相互关心,爱别人的更高层次的品质表现,所谓分享,是指将自己喜爱的物品,美好的情感体验及劳动成果与他人共享的过程,它是幼儿个体亲近群体,克服自我中心的有力手段。幼儿之所以不愿与人分享,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认为分享就是失去。要想使幼儿真正认识“分享”的意义,必须先对幼儿进行关心别人,爱别人的思想品德教育。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动,教育幼儿爱身边最亲密的人开始,让幼儿明白分享实际是一种互利行为。如:“三八”节为妈妈制作一样礼物,为妈妈做一件事。平时关心帮助比自己小的幼儿、主动向老师询问某某小朋友为什么没来等,并通过故事《团结果》《猪八戒吃西瓜》《佳佳真快乐》,情境表演《客人来》,歌曲《分果果》等形式来教育幼儿。告诉幼儿好的东西大家一起玩才最快乐的,让孩子明白了“我的东西分给你,你快乐我也快乐”的道理。幼儿逐步从感情上认识什么是分享,怎样与别人分享。

二、让幼儿体验分享的快乐任何一种行为习惯的养成都需要通过反复的行為训练

我们试图通过多种渠道尽可能增加幼儿积累自身经验的机会。


1.创设情境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经常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境,让幼儿去面对矛盾,解决问题。如在户外活动“骑小车”中,孩子要解决“小车不够怎么办?”的问题;两个小朋友都想玩拼图,可拼图却只有一盒;幼儿的点心不够分了,没拿到的小朋友怎么办等等。对幼儿采取的正确行为,教师都及时通过口头语言或肢体语言给予鼓励和表扬,强化幼儿分享后的愉快体验。 2.开辟玩具分享区

班级活动区中,我们专门设立了一个与主题活动相关的玩具区,让小朋友带一件自己的玩具放到分享区,供大家一起玩。凡是带玩具来的幼儿还可以向全班小朋友介绍玩具的玩法。玩具分享区的玩具定期更换,(娃娃、动物毛绒玩具、各种枪、汽车玩具等)那里成了小朋友最喜欢的地方。他们不仅愿意拿出自己心爱的玩具,也学会爱护别人的玩具,从中体会着快乐和友谊。 3.形成生日分享会

当某个幼儿有办“生日会”的需求时,我们把“生日会”办成一个“分享会”,在“生日会”上蛋糕、饮料、糖果等成为小朋友共同分享的物品。我们还利用“生日会”的过程有意识地为幼儿创造分享的机会,让大家唱生日歌,说祝福语,请“小寿星”邀请好朋友拍照留念,然后请“小寿星”为大家分生日蛋糕,这是小朋友共同期待的时刻,在这一时刻大家分享食物,体会着过生日者快乐的心情以及由分享带来的乐趣。 4.分享活动成果

主题活动结束后,让所有的小朋友一起来分享我们的成果和快乐。如开展主题活动“汽车叭叭叭”时,我们创设停车场,除了让幼儿带各种汽车玩具、还鼓励小朋友与家人一起制作的汽车。活动结束后,他们抢着告诉老师:“小朋友都喜欢我这辆车。”“他们问我怎么做出来的。”小朋友沉浸在分享的快乐中。 5.建立牵手小组

行为霸道、任性的孩子很少有同伴愿意与之交往,如何转变他们的行为?我们发挥了家委会的作用,将幼儿四至五人分成一组,鼓励幼儿利用节假日互相上门拜访,让幼儿轮流做一次小主人,家园合作让他们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习分享。 三、家园共育,强化幼儿的分享行为家园教育的一致性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d68d514f5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f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