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

2023-01-07 01:22: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媒体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欢迎阅读!
媒体报道,话语,批评,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媒体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

作者:尹嘉 吕晶

来源:《现代交际》2018年第11

摘要:本文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角度,运用费尔克劳的三维分析模式,从语篇描述,话语解释和社会文化三个层面对《经济学人》中关于中国报道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通过本项研究,引导读者对社会事件进行正确认知,提高其批判阅读和思考能力。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 新闻报道 三维分析模式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1-0067-02

批评话语分析(简称“CDA”)是批评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旨在研究话语与社会、话语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van Dijk Wodak van Leeuwan 等学者的理论推动了批评话语分析在多个领域的发展。其中费尔克劳在社会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维分析框架。他认为话语是三维的,分为语篇、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部分,揭示语言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语言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

费尔克劳的三维分析框架广泛应用于新闻媒体领域。国内外的主流媒体有引导公众意识的作用。本文通过运用费尔克劳(Fairclough)的三维分析模式,从语篇描述、话语解释和社会文化分析三个方面对英国媒体《经济学人》中20082018关于中国的报道的文本进行批评话语分析。 一、语篇描述

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一直以政治类话题为主,从2008年经济爆发之后,以《经济学人》为代表的英国媒体对中国经济类话题的报道明显增多,并且西方媒体开始关注民生、教育、环境、人民生活等社会生活的领域。

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经济类话题所占的比重最大,为40%。其次是政治类话题,比重为33.2%。社会文化类话题所占的比重最低,为26%。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一直保持中高速增长状态,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而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受金融危机和次贷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长迟缓,所以中国的经济政策一直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国和西方的政治制度不同,因此政治类报道也受到西方媒体的关注。 二、话语过程解释

(一)及物性(Transitivity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及物性是话语概念功能的一部分。通过及物性分析,可以揭示语言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本文将新闻分为政治类、经济类和社会文化类,从物质过程、言语过程、关系过程、心理过程、行为过程和存在过程进行统计分析。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政治类、社会文化类和经济类新闻的物质过程所占的比重最大,分别32.1%35%41.5%。其中,经济类新闻物质过程所占的比重最大,说明各类新闻报道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客观事实,得出经济类新闻中客观事实较多的可能性。话语过程在各类新闻中所占的比重仅次于物质过程,说明话语来源除了权威人士、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以外,还有普通民众。话语来源的多样性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关系过程在三类新闻中所占的比重位居第三,表明新闻报道反映了事件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二)分类/选词(Classification

词汇选择是批评话语分析的主要手段。词汇的选择会直接影响人们对于社会事件的认知。在新闻报道中,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使用也会影响人们对于社会事件的理解,通过引用专家学者等权威人士的观点,可以增强新闻报道的准确度和真实性,更容易让读者信服。政治类新闻通过报道新闻事件,传播政府政策,宣扬其政治主张,分析政治新闻的词汇选择,可以揭示新闻报道者的政治主张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 (三)情态(Modality

话语的情态可以反映说话人的态度,如许可、责任、愿望、预测等(Fowler1991)。被动语态是在不知道动作承受者或动作执行者的情况下使用的一种语态。通过分析《经济学人》各类新闻中被动语态的使用情况,可以体现话语背后的意识形态。例如,情态动词

“should”“could”表明新闻中并非所有的报道都是客观事实的说明,有的加入了报道者的主观态度。而“must”“have to”表达了强烈的语气,暗含了报道者强加给新闻读者的主观意识。 三、社会文化分析

首先,英国过去曾经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有着繁荣的海洋文明,号称日不落帝国但是在二战之后逐渐衰落,虽然如此,英国依然属于发达国家。此外,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国家之一,拥有比较完善的资本主义政治体系。

其次,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发展备受世界瞩目。中国经济一直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而以英美两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受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缓慢。

最后是中英两国的文化差异。英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一个环海的岛国,英国形成了独特的思维方式,涌现出了许多文学家和科学巨匠。英国人推崇自由主义,这种思想对其民族性格和行为方式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然而,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东方大国,奉行以为核心的儒家思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此,英国主流报纸《经济学人》在政治类、经济类和社会文化类关于中国的报道上与中国读者有一定的认知差距。 四、结语

通过运用费尔克劳的三维分析框架,对《经济学人》中关于中国报道的文本从语篇描述、话语解释和社会文化分析三个方面进行批评话语分析。此项研究可以使读者在阅读新闻报道时理解报道者的语言策略和经验观点,有利于培养公众的批判阅读和思考能力,从而对社会事件进行正确认知。 参考文献:

[1] FowlerR.Language in the News Discourse and Ideology in the Press[M].LondonRoutledge1991.

[2] Fairclough N.Language and Power[M].LondonLongman1992.

[3] Halliday 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1994.

[4]Van Dijk Teun A.News as Discourse[M].His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88. 责任编辑:刘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ecc4228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1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