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解读临期食品安全问题

2023-05-16 09:23: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科学解读临期食品安全问题》,欢迎阅读!
食品安全,解读,科学,问题

科学解读临期食品安全问题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食品》 2016年第24



说起临近保质期的食品(临期食品)大家都不会陌生。逛超市的时候,大家会发现超市里经常有一些快要过期的食品降价或捆绑售卖。面对这些临近保质期限的食品,我们应该如何选择?这些食品有没有安全保障?

什么叫临期食品

临期食品是临近食品的保质期限,还没有过期的食品,就是说临期食品还在食品的保质期之内。

保质期是伴随着食品工业和食品流通产生的。食品企业生产的食品要想卖给消费者,需要经过储存、运输、摆上货架,再等待消费者买走。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而在这个过程中,食品不能变质、变味,出现品质的问题,所以每一种食品都会有自己的保质期。

临期食品是安全的

临期食品只是临近保质期,食品还在保质期之内,只要是在保质期之内的食品,质量就有保障。在国外,把临期食品降价出售或直接捐给慈善机构是商家的通常做法,比如在加拿大、美国、德国等一些欧美国家都有相当完善的食品救济机制,为低收入者提供最基本的食品保障。美国、英国、新西兰、日本等国家的食品还有最佳口味时期、最佳食用期或最佳赏味期的说法,过了最佳食用期但还不到保质期就开始打折出售。总的目的就是要让食品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但过期食品在国外也是不允许销售的,除了销毁,还可以用来制作饲料和化肥等。

在我国,商家一般会定期清点食品,把临近保质期限的食品找出来,通过降价或捆绑促销,放在货架前排来售卖。这种销售方式一方面可以让消费者享受到真正物美价廉的商品,也避免了不良厂家把临期食品翻新后重新销售。

总的来说,临期食品是安全的,也是完全可以食用的,对于低收入者来说,也节省了购买成本。对于买卖双方来说,是互惠互利的。

如何选择临期食品

1.购买时要避免冲动消费

有些人看到临期食品的价格非常便宜,就会大批量地购买,好像自己占了多大的便宜。殊不知,当你购买的食品因为吃不完而超过保质期限,就变成另外的一种浪费。特别是鲜奶之类的食品,保质期只有几天的时间,购买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保质期的最后一天,尽量在保质期内将食品食用完毕。

2.选择临期食品看清保质期

如果打算马上吃,选择购买临期食品是非常划算的。比如我们日常吃的馒头,一般保质期也就是三天左右,晚上逛超市的时候遇上馒头打折,原价三元两个的牛奶馒头,打完折扣以后可能是两元两个,可以顺便买上两个,第二天还可以食用。另外,购买的临期食品尽量选择小包装的,食品的包装打开了,食品的保质期就已经作废了。所以食品在打开以后尽快吃完,吃不完的食品也要密封保存,以免吃到变质食品。




3.购买临期食品要选择正确的渠道

购买临期食品尽量不要因为便宜而选择街边的小摊,从街边小摊购买的食品就像银行里的“离柜概不负责”,谁也无法保障你购买的临期食品质量如何。。所以选择购买临期的食品,尽量到正规的商场或超市里购买。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ef60e70a2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7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