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小学生爱上写作文

2022-08-06 12:45: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引导小学生爱上写作文》,欢迎阅读!
小学生,作文,引导,爱上,如何

如何引导小学生爱上写作文

摘要:目前作文教学普遍存在学生怕写作文,怕上作文课的现状。这种情况是语文老师面临的一大难题。分析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我认为和学生缺乏写作的兴趣有很大关系。我通过多年的作文教学,也摸索出了一些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引导,小学生,写作文,兴趣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因此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不仅说明了培养小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性,也指出了对于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的方向和要求。本文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结合自己平时作文训练的心得,找到一些相应的策略,那就是激发小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做到乐写、善写。

一、创设情境,启发引导

一些教师布置作文,只是简单地要求学生按照题目写,有些学生不是求家长就是找课外书生搬硬套。事实上教师需要根据作文题目创设情境,让学生可感、可知、可说。小学生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在接触新鲜事物或自己感到有趣的事情时,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说出来。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因势利导,创设情境,给学生一些空间,畅所欲言。如,春季运动会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聊天,只要内容与运动会有关便可。有的学生说出自己参加50米跑比赛时的心情,有的说自己看比赛的心情,有的学生说自己最喜欢的体育项目是什么,还有的学生说没有取得名次的沮丧。他们无拘无束,想说就说。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重点,给学生理清思路,为他们完成《春季运动会》这篇作文做好充分准备,使学生能顺利完成这篇作文。 二、铺路搭桥,迁移兴趣

为了调动学生作文的兴趣,教师要及时捕捉机会,学会运用迁移规律,努力把学生的兴趣迁移到对生活的观察和写作上来。如,现在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教师灵活运用大自然的变化,对学生进行引导: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生异口同声,你们怎么知道春天来了?这下全班炸开了锅,有的说燕子飞回来了。有的说:和爸爸妈妈放风筝就是春天来了。有的说:桃花开了。有的说:小草绿了、柳树发芽了。”……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要求他们说得更充分些,风筝是什么样子的,怎么才能飞上天,柳树发芽前是什么颜色,发芽后又是什么颜色,还有柳絮是什么样子的。在充分说的基础上,教师再巧妙地引导学生把说的写下来,一篇《春天来了》便完成了。 三、训练思维,发挥想象

加强思维方式训练,培养学生的作文创新能力是对小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综合训练过程。教给学生思维方法,训练小学生思维,需要教师的引导。有效渗透思维训练是一种很好的思维训练方法,如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有的学生抢先回答是零,也有的说是一个圆,教师不表态,鼓励学生充分去想象。又有的学生说是”“面包圈。于是教室里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兴趣高涨:铁环”“不,是项链”“是太阳”“是叔叔脸上的小麻坑,学生一阵哄堂大笑。教师又在圈上加了一条曲线“○”答案更是五花八门,有的说是苹果”“是三毛,还有的说是从盒里逃出的蛇,学生也在欢乐的气氛中学会了发散思维的方式。对于小学生写作文,教师还要学会,放开让学生想象,自由发挥,不拘一格,想说什


么就说什么,通过教师的点拨和引导,学生联想生活场景,触景生情,触类旁通,联想思考,这样长期注重思维训练,学生认识水平明显提高,并学会了运用多种思维方法作文,你会发现不少学生的作文别出心裁,充满童趣,又散发出理性思维的光芒。

四、培养情感,消除畏惧

苏霍姆林斯基还说: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生中主动性和创造力的源泉。教师与学生的感情融洽,能够充分挖掘小学生的智力潜能,让小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很自然地表露感情。

要让小学生的作文兴趣由低向高飞跃,还要引导小学生树立远大的思想,如:你的这篇作文写得真好,我把它贴到学习园地上,如果你继续努力,总会有一天登上报刊的。”“你这么爱写作文,你会成为一位著名的作家。”“你真不愧是我们的小诗人。在点评小学生的作文时,不要因为进步小而不扬,我们应尽一切力量去多表扬、多鼓励。不过,当小学生作文中有缺点时,教师当然应给予适当的指点、批评。但绝对不能挫伤他的积极性,可将表扬与批评结合起来,如:你的作文层次清楚,内容完整,要是写得再具体些,就是一篇好作文。”“你的作文语句通顺,意思连贯,如果把其中的错别字消灭掉,那就更好了。让小学生认识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之处,能够扬长避短。 五、自改自评,体验成功

教师充分利用迁移规律,让小学生掌握修改的方法。首先,教师浏览小学生的作文,了解作文中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再结合这次作文的训练重点,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作文,当作镜子,接着引导小学生去发现,找出当中的毛病,而后,以镜子向导,找出修改的方法,最后,小学生当小老师”——自改。在操作中,循序渐进。第一步:要求无错别字。第二步:要求语句通顺,标点正确。第三步:要求条理清楚,中心明确。每次突出一个修改重点,有的放矢,小学生的作文进步很快,也不会觉得老师的要求难于登天。

在自改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小学生去自评,写点评语或作后感。小学生自评前教师先引导他们认识这次作文获得了哪些成功,然后寻找成功的诀窍,最后有重点地把这些成功的经验写在作文后面。评语可针对整篇文章,也可针对其中的一个词或一句语。如看图作文《忙中出错》,一位学生自评:胸有成竹个词用得好,既点明了豆豆心中已计划好了怎样做饭、炒菜,又写出了豆豆很自信。文中插入小猫咪咪,使作文增添了情趣,最后还运用拟人的方法点明了中心,不愧是一篇佳作。瞧,小老师写得多好!大老师要向小老师学习呀!这种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激发了小学生的作文兴趣。

每当在作文课上,看到学生那灿烂的笑脸,我就心花怒放,我相信:如果教师能创设小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的环境,丰富小学生的班队集体生活、个人生活,与小学生建立融洽师生关系,帮助小学生树立作文的信心,消除畏惧的心理,并让小学生自改自评,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自觉、自主的作文习惯,作文就会成为小学生的乐事。在一线的教师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创作文教学的乐园吧! 总之,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这是作文教学走出低谷的有效措施之一。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教师寓教于乐,爱上教作文!也让学生乐于学习,让学生描写真实生活,表达真实思想,抒发真实感受,爱上写作文!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f2ffa994a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7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