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行为学论文

2022-04-29 15:23: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动物行为学论文》,欢迎阅读!
行为学,动物,论文



浅谈研究动物行为的现实意义 动物行为学的定义及研究内容

动物行为学是研究动物与环境以及其他生物间互动等问题的学科。研究的对象包括动物的沟通行为、情绪表达、社交行为、学习行为、繁殖行为等。例如:蝴蝶的“拖延战”、老鼠的警觉、蜜蜂的圆形舞和八字舞、枯叶蝶的伪装、变色龙的颜色改变、候鸟的迁徙和鱼类的洄游、昆虫和一些鸟类的“假死”行为等。 动物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及发展历程

传统的动物行为学研究早在19世纪就形成了两个学派,即强调实验室研究的学派和主张在自然条件下进行观察的学派。代表前一学派的多是生理学家和生理心理学家,他们在实验室里对狗等动物的学习行为进行了大量研究,其著名成果是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式条件反射,H.II巴甫洛未等的研究。而另一个学派的代表是具有博物学倾向的动物学家,他们在自然环境中通过观察和实验,分护动物行为的动因和行为的适应功能,并力求推导动物行为的进化途径,如奥籍德国人K. von弗里施等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起,动物行为学与比较心理学逐渐接近,并相互取长补短。1973K.von弗里施、K.Z.洛伦茨和N.廷伯根共获诺贝尔理学奖一事不仅是表彰他们本人的杰出贡献,也标志着动物行为学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20世纪60年代以来,动物行为学的研究更加受到各国科学家的关注。欧洲的一些动物行为学家对动物行为研究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197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动物行为研究重要性的认识,有关的科研项目日益增多,动物行为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极为活跃和重要的一个分支学科。它除了研究动物行为本身外,还把研究内容从行为维系群体的作用,扩展到行为的个体发育进化史、行为的控制及社会性组织等方面。过这些研究,使动物行为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已逐渐发展为一门不仅涉及行为学,且涉及到生态学、生理学、心理学、遗传学、进化论、社会学经济学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并衍生出行为遗传学和行为生态学等的分支。 动物行为学的应用范畴

自然界中的动物行为在井然有序,让人惊叹同时引发了无数好奇者的探索,更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了有利的应用。长期以来人们对动物行为学的研究成果不仅可以应用于农业、畜牧业、养殖业等部门以提高经济效益,还可以促进仿生学、生理学、心理学、遗传学、进化论等学科的发展。

国外动物行为学研究的现状

国外动物行为学发展起步较早,在实际的应用中也较为先进。例如导盲犬的培训与应用。在国外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导盲犬协会,其中“世界导盲犬联盟”就是一个国际性导盲犬组织,为来自26个国家的60多所导盲犬训练学校提供技术指导,视障人士提供服务。截止2010年,美国有1万只导盲犬,英国有4000多只,德国有1100多只,日本有900多只,法国有600多只,而中国台湾有近30只。又例如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兽医学院有一个研究方向是动物行为学,关注动物健康和福利,该项目研究过猫、狗、母鸡、奶牛等。最近他们参与研究了巴基斯坦的驴。他们表示:驴打哈欠、叹气、伸展身体等动作其实都在传递信息,比如驴耳朵朝后表示它不舒服。近年新兴一门保护生物学即主要研究保护物种,保存生物多样性和持续利用生物资源问题。 我国动物行为学研究的现状

动物行为的研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国虽然对昆虫的化学通讯和迁飞活动的研究有一定基础,但对害虫的行为习惯的观察大多是描述性的,试验和定量分析较少。对鼠类及其它哺乳动物行为的化学通讯的研究,发现鼠类不同的气味对幼鼠性成熟有明显的促进或抑制作


用,并研究了释放气味的几种腺体,特别是包皮腺和肛腺的的形态、功能及其季节变化规律,分离出几种不同类型气味的化学成分。对行为的观察研究中,最普遍的是对鸟类和哺乳类的摄食行为、领域行为、生殖行为、活动规律及社会结构和社会行为等,另外对有尾两栖类的反捕食行为、一些无脊椎动物的趋性和求偶行为、一些鱼类和鸟类的洄游或迁飞、性比和护卵行为等进行了研究。总而言之,大多工作属于对动物食性分析、繁殖习性和生活史的一般性的观察描述,缺少新理论的指导和新方法的应用,与国外的行为学研究水平有很大差距,因此国内需要在此研究领域加大研究力度。中国目前也对一些濒危动物,例如大熊猫、小熊猫、麝、鹿类、雉类等的生殖、育幼、取食等行为做了一些研究。但总体而言,行为学研究起步较晚,只有 30 多年研究历史,目前的行为学研究还不多,在低等动物类群的行为研究中几乎是空白。但近年来也在逐步发展, 20091114日第二届全国动物行为学研讨会暨整合行为学研究技术培训班在合肥市隆重召开。 我国动物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起步较晚,技术和方法较落后,实验方法较国外多样化和严密程度尚有欠缺。 研究范围较狭隘,与其他交叉专业结合不深。 在实际应用中较为迟顿。 专业人才紧缺。

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社会和国家关注度不够。 我国动物学研究的改进策略

针对我国在动物行为学上研究的落后与空白我们可从一般行为学研究入手,逐步开展行为遗传、行为进化、行为生理、行为生态、行为发育和行为因果等分支学科的研究。研究重点侧重于:开展进化稳定对策的研究,例如仪式化格斗行为、求偶行为、两性利益冲突、资源竞争和栖息地选择等问题;研究动物通讯行为及行为生态学的研究,促进有益动物的利用和有害动物的防除;逐步开展繁殖行为、学习行为、迁徙行为和行为遗传的研究。

依靠国家和政府的宣传与重视,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大量吸引并引进专业人才,弥补我国在这方面的欠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f4daa3e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d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