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日两国的饮食文化

2023-02-28 20:57: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中日两国的饮食文化》,欢迎阅读!
饮食文化,中日



浅谈中日两国的饮食文化



1、引言

饮食在人们生活中是不可欠缺的一部分,我国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日本亦有衣服一代、家居二代、饮食三代这样的俗语,可见饮食文化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日本都是非常重要的。饮食文化是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的饮食文化与日本的饮食文化中也存在许多相同点和不同点。



2、自古以来中国与日本之间就进行着饮食文化的交流

2.1 中日两国的大米情缘

大米自古以来就作为中国人和日本人的主食,殊不知,它也是重要的能源之一。在古中国的长江和黄河等河的沿岸种植了适合当地气候生长的水稻,距今20003000年之前这种种植技术传到了日本,成为了日本大米的起源。



2.2 中日间的茶道渊源

众所周知,茶道虽起源于中国,却在日本开枝散叶,开花结果,如今成为日本传统文化的代表。而且无论在中国还是日本,接待宾客以及用餐前后,饮茶无疑成为了一种习惯。



中国是最早发现并利用茶树的国家,是茶的祖国。茶传到日本后,在京都孕育了茶文化。日本高僧最澄于唐贞元二十年来到中国,回国时携浙东茶籽回国传播,这标志了日本茶文化的开始。



虽然地域不同,但中日两国所追求的都是相同的茶道境界——清静的环境、舒畅豁达的心境、精神上的升华。



3、中国菜和日本料理

3.1 不同的风土人情形成了不同菜式

中国菜往往油量大、味道浓郁;日本则通常直接食用不加工的生鲜食物。风俗文化大概就是造成这巨大差别的主要原因。



日本四面环海,4,000多个岛屿组成。气候温暖,四季分明,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这样食物就比较容易保存。吃生鲜食物就这样发展起来。此外,日本平原较少,饲养家畜比较困难,所以人们很少能吃到牛肉和羊肉。更没有中国吃鹿肉、兔肉、驴肉这样的习惯。这就是为何日本能够制造出不用加工就能食用的日本料理的原因。






3.2 加热食物和脂肪

中国菜大多需要通过加热才食用。其实中国人喜欢把菜加热了再吃也与中国的水土有关。食材在干燥的地方保存过后就要浸泡在水中来保证其新鲜,要使其味道不流失,就需要用油烹饪。食物在加热后更容易入味,也更好消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菜通过对食用油的独特使用使其技术得到了发展。



中国与日本相比,日本生食食物的技术已经远远超过中国。当然,这与日本气候有关。日本海鲜食品往往无需加工或轻微的加工即可进一步保持鲜度、而且海鲜本身含有盐分,所以生吃亦可。再加上日本有良好的水质量,温度变化小,寒冷的地方也很少,比较适合吃生鲜食物。



3.3 浓厚和新鲜

中国菜的最大特点是调味。就是不同的制作方法融合各种食材所展现出来的不止一种味道,而是多种味道的完美结合。以中国的传统美食——饺子为例,有猪肉馅、羊肉馅、鱼肉馅,当然也可以是素馅。往饺子馅中加入各种调味料,就可以制作出不同风味的饺子了。可以用水煮水饺,也可以用蒸屉蒸蒸饺。



与此相对,日本料理最大的特点就是食材新鲜、丰富,味道原始。提到日本料,脑中第一个浮现的就是生鱼片和寿司这样的食物。传统料理的思想就是无需制作出来的料理。在这种思想的支撑下,生鱼片成为了典型,将生的鱼肉切成片,蘸着酱油和芥茉吃。



3.4 盐和甜品

中国有各种各样的咸菜,这些菜品特别适应中国的水土。因为中国有大陆性气候,雨量少,气候干燥,蔬菜水分容易蒸发,所以大量放盐是有必要的。加上中国寒冷地域面积较大,大量摄入盐分能够促进机体代谢,让人精力充沛、产生温暖的感觉。而且盐不仅仅只是一种调味料,也可以为伤口消毒,防止化脓。中国在很久以前就巧妙地用盐预防蛀牙及牙周疾病。



与中国菜相比,日本料理偏甜。从日本的气候及国土来看,下雨天较多,没有盐田。但是,温和的气候使周围海域降雨量增多,空气潮湿。人们不易出汗,因此甜品符合了日本人的口味。而且砂糖进入口中会刺激神经中枢产生快感,从而使大脑分泌啡肽,啡肽使人放松,因此会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3.5 饮食方式的改变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大家对于饮食的要求也相对苛刻,每个人都追求健康、营养的饮食方式。近几年,中国的食疗行业也因此得到了迅猛发展。药膳型料理受到了人们的追捧。另一方面,日本人,尤其是日本年轻人对于欧美式饮食文化特别热衷,或许这一改变将对中日两国今后的饮食文化的发展起到一




定的作用。



4、结语

虽然日本料理与中国料理的风格存在很大差异,但日本料理受中国菜的影响也最大,中国与日本的饮食文化渊远流长,日本的大米和茶均起源于中国,加上与其传统文化的融合,形成了具有日本独特风格的米文化与茶文化。



自然条件是造成中国菜和日本料理不同的主要原因,日本料理的主要特征是菜品新鲜、原始,没有复杂的加工过程,讲究的就是原汁原味。清淡、少油脂是其最大的优点。与此相反,煎、烤、烹、炸的制作方式与色、香、味的综合则是中国菜的主流特色。两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经过千百年的流传与发展所形成的瑰宝,值得人们去细细品味。



参考文献

[1]孙璐.浅析日本饮食文化[J].西安社会科学,2010,(04).

[2]徐静波.试论日本饮食文化的诸特征[J].日本学刊,2008,(05).

[3]贺亚芹,隋国荣.日本饮食文化琐谈[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1999,(02).



[4]尹文华.浅谈中日两国饮食文化[J].科技创新导报,2010,(34).

[5]仓石厚子.中日饮食文化比较──兼论消费与经济观念[J].现代日本经,1997,(06).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f67c146eefdc8d376ee32b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