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

2022-07-25 09:07: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寡人之于国也》,欢迎阅读!
寡人,于国也

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前372289。他受业於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体系,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一位大师。他的学说流传到现在,就是《孟子》一书。

《孟子》在宋以前属于诸子,宋始列为经部。南宋朱熹又把它编入《四书》,并为之作集注。

《孟子》现在通行的注本有: 1《十三经注疏本》(东汉赵歧注,宋孙 疏) 2)宋朱熹《四书集注》 3)清焦循《孟子正义》 4)杨伯峻《孟子译注》



寡人之于国也(梁惠王上)

梁惠王[1]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2]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3]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4]何也?”

[1] 梁惠王:魏惠王。

[2]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于,相当于“对于”。古代汉语句法里,在主语和当“对于”讲的“于”之间常加“之”字以舒缓语气,并让听者(或读者)等待下文。也,句中表停顿。“焉耳矣”是三个语气词连用,比较少见,表示非常恳切的语气。

[3]河东,魏国的河东地,当今山西省安邑县一带;河内地,即黄河北岸的土地,当今河南省济源县一带。於,到。 [4]加,更。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1],兵刃既接[2],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3]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1]填然鼓之,“填然”,形容鼓声,“然”是形容词词尾。“鼓”是动词,就当“敲鼓”讲。“之”起到补足音节作用。 [2]接,接触,交。 [3]以,凭。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1]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2]食也;数罟不入洿[3]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4]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5]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6],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7]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8]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9]黎民[10]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5


[11]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塗有饿莩[12]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于,相当于“比”。之,用于句中取消“民多于邻国”这个小句的独立性。 [2]胜(音shēng),尽。 [3]洿(音hù),深也,或大也。

[4]“斧斤以时入山林”,“斧”和“斤”都是古代砍伐的工具,“斤”是“斧”的一种。这里不直说砍伐树木,而“斧斤以时入山林”,这是修辞性的说法。《礼记·王制》:“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可见古人砍伐树木是有一定季节性的。 [5]树,种。

[6]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这儿的“畜”字读“chù”,是名词,当“禽兽、畜牲”讲,那么“鸡豚狗彘”是同一性定语,“之”是定语的标志。文中“五亩之宅”“百亩之田”这三句是排比句,结构上对称。

[7]庠和序,都是古代地方上的学校。旧说:“里有序,乡有庠。” [8]颁,通斑。颁白,头发半黑半白。 [9]衣(音yì),穿,动词。

[10]黎民,一说“黎”指头发的黑色。古代又称人民为“黔首”,“黔”也是指头发的黑色。 [11]“然而”,“然”如此;“而”表转折。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 [12]莩,同殍。饿死之人。



【题解】这是孟子为梁惠王设计的一幅施政图。他告诉梁惠王,发展生产“使民养生丧死而无撼”申“孝悌之义”,倡敬老之风,丰年“知检”,荒年“知发”。这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译文] ‚我治理梁国,真是费尽心力了。河内地方遭了饥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同时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河东遭了饥荒,也这样办。我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政事,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尽心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因此减少,我的百姓并不因此加多,这是什么缘故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请让我用战争打个比喻吧。战鼓冬冬敲响,枪尖刀锋刚一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脚。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可以吗?‛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邻国多了。如果兵役徭役不妨害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如果细密的鱼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如果按季节拿着斧头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那么百姓便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遗憾。百姓对生养死葬都没有遗憾,就是王道的开端了。分给百姓五亩大的宅园,种植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穿丝绸了。鸡狗和猪等家畜,百姓能够适时饲养,那么,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吃肉了。每家人有百亩的耕地,官府不去妨碍他们的生产季节,那么,几口人的家庭可以不挨饿了。认真地办好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大道理教导老百姓,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也就不会自己背负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以上的人有丝绸穿,有肉吃,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这样还不能实行王道,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现在的梁国呢,富贵人家的猪狗吃掉了百姓的粮食,却不约束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打开粮仓赈救。老百姓死了,竟然说:‘这不是我的罪过,而是由于年成不好。’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杀死了人,却说‘这不是我杀的而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如果不归罪到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投奔到梁国来了。



56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f711a55bcd126fff6050b7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