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育苦学文言文翻译

2023-01-11 10:52: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王育苦学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苦学,文言文,翻译,王育

王育苦学文言文翻译





【篇一:王育苦学文言文翻译】

王①育少孤贫,为人佣,牧羊豕②,近学堂。育常有暇拾薪,以雇书生抄书。后截蒲③以学书,日夜不止。亡失羊豕,其主笞④之。育将鬻⑤已以偿,于是郭子敬闻而嘉⑥之,代育还羊豕,给其衣食,令育其子同学。育遂博通经史,仕⑦伪汉⑧,官至太博。 全文翻译

王育年少时是一个孤儿,很贫穷。是别人家的佣人,负责放牧牲畜,其地点离学堂很近。王育时常都有空闲的时间,他就收集柴草(卖掉)请书生帮他抄书。后来王育截取蒲枝当笔来学习,从早到从来没有停止。后来王育放牧时把牲畜弄丢了,他的雇主用鞭子打了他。王育准备卖身来偿还牲畜的损失,这时郭子敬听闻了这件事,他对王育的行为表示赞赏,所以他代王育偿还了牲畜的损失,并且供给他衣服和食物,让王育与他的儿子一起上学。于是王育渐渐能够博通经史,后来在伪汉作官,至到太傅的职位。 字词翻译

1 王育:东晋十六国时期的一位学者 2 豕:猪

3 蒲:水杨树 4 笞:鞭打 5 鬻:卖 6 嘉:赞许 7 仕:做官

8 伪汉:东晋十六国时期我国北方的一个政权,这一政权是与东晋对立的。作者以东晋为正统,故称之为伪汉 9截蒲:截取蒲枝当笔 解释句子:

育将鬻已以偿,于是郭子敬闻而嘉之

王育准备卖身来偿还牲畜的损失,这时郭子敬听闻了这件事,他对王育的行为表示赞赏。

【篇二:王育苦学文言文翻译】



王育小时候是一个孤儿,很贫穷。他作为别人家的苦工,负责放牧猪羊(牲畜),其地点离学堂很近。王育时常都有空闲的时间,他就收集柴草,(卖掉),请书生帮他抄书。后来王育截断水杨树枝条当笔来学习,从早到晚都不停止。后来王育放牧时把牲畜弄丢了他的雇主鞭打他。王育准备卖身以偿还牲畜的


损失,这时郭子敬听闻了这件事,他对王育的行为表示赞赏,因而他代王育偿还了牲畜的损失,并且供给衣服和食物,使王育与他的儿子一起上学。于是王育渐渐能够博通经史,后来在伪汉作官,直到太傅的职位。

【篇三:王育苦学文言文翻译】



原文

葛洪,丹阳人,贫无童仆,篱落不修,常披榛(zhen)出门,排草入室。屡遭火,典籍尽。乃负笈(ji)徒步,借书抄写,卖薪买纸,然火披览。所写皆反覆,人少能读之。(选自李贽《出谭集》) 译文

葛洪,是丹阳人,家中贫穷请不起仆人,家里的篱笆坏得不像样了也不修理,他经常用手拨开杂乱的草木出门,推开杂草回家。家里多次失火,收藏的典籍都被焚毁了,于是他就背起书箱步行,不怕千里之远,借别人家的书抄写。他卖木柴买纸抄书,点燃柴草翻阅书籍。(古代药物典籍里面)他所用的一张纸要使用多次,很少有人能阅读。 简介

葛洪(284364343)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著有《神仙传》、《抱朴子》、《肘后备急方》、《西京杂记》等。

字词解释

葛洪:东晋人,研究炼丹术,似今之化学 丹阳:古地名,今江苏丹阳市。

篱落:篱笆破损了。 葺(qi):修建。 排:推开 负:背

2)翻阅(为本文中 披览 释义)。 榛:杂乱的草木。 负:背着。 排:推开。

典籍:古典文献著作。 笈:书箱。

然:同 ,燃烧。 薪:柴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fefd60d04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7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