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经济地理学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

2023-01-14 13:21: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理解经济地理学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欢迎阅读!
经济地理学,价值,理解,科学,应用

如何理解经济地理学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

1.简介经济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是以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为中心内容的一门学科,它是人文地理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包括经济活动的区位、空间组合类型和发展过程等内容。 以生产为主体的人类经济活动,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整个过程,是由物质流、商品流、人口流和信息流把乡村和城镇居民点、交通运输站点、商业服务设施以及金融等经济中心连结在一起而组成的一个经济活动系统。这一系列经济活动都是在具体的地域内进行的,因此,以地域为单元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活动的系统和它的发展过程,成为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特殊领域。

经济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于研究对象的客观性质。 关于经济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存在三种观点:

观点一:认为经济地理学属于社会科学,因为产业布局规律是一种社会现象。 观点二:认为经济地理学属于自然科学的地理学中的技术经济科学分支,因为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是客观存在的经济环境,具体地说是生产力的地域组合。

观点三:认为经济地理学是介于自然、技术、经济三者之间的边缘科学,因为经济地理学究对象的发展受这三方面的因素所制约。多数学者同意第三种观点。

经济地理学的综合性具有三层涵义,涵义一,经济地理学学科性质要求对自然、技术、经济等条件进行综合;涵义二,经济地理学的地域性要求对特定地域内的诸多条件进行综合,也要求对地域之间的差异与分工进行综合;涵义三,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历史性和发展性,要求对产业布局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方向进行综合。



2.经济地理学科学价值

从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进程,我们可以了解到经济地理学科学价值。到九世纪,在阿拉伯世界出现了区域性地志,记述西亚和地中海沿岸各地的物产、商业和交通情况。大致与此同时,中国的地方志也开始盛行,此后一千多年中,据估计全国各地先后刊行《经济地理学的各种类型的地方志超过一万种。其内容包括行政区沿革、山川、户口、农事、物产、水利设施、道里、交通、贡赋、城邑、关塞、灾异、民俗等,并附有地理图。

公元1417世纪,欧洲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并伴有地理大发现的活动,从而开辟了新航道、发现了新大陆、向海外大量移民、掠夺殖民地资源、扩大世界市场。因此产生了对世界各地的地理环境、资源分布、经济生产、交通运输、商业中心和进口城市等的情况进行广泛调查研究,促进了经济地理学的前身——商业地理学的发展。

在此期间,中国由于明初以后的明、清封建政府多实行海禁,基本上未受地理大发现的影响,未向海外开放,以致经济地理著作仍停留于本乡本土的记述。

1760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首先提出了经济地理学这个名称,指出研究国家经济必须结合地理条件来进行。1882年德国地理学家格茨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文,论述了经济地理学的性质及其构成。

经济地理学同以前出现的商业地理学相比,研究范围更为广泛,内容也比较系统化,志着经济地理学已从地理学中分化,独立成为一门学科。在此前后,德国经济学家屠能于1826年提出农业区位论,韦伯于1909年提出工业区位论,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于1933提出中心地学说,经济学家廖什于1940年发表《区位经济学》,逐渐充实了经济地理学理论。

中国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接受西方经济地理学主要通过欧美学者讲学和向欧美派送留学生。40年代末,10多所大学地理系内系统讲授经济地理学其中以英国斯坦普为


代表的统计记述学派影响较广泛。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地理工作主要是关于人口分布、地利用、农业分区、边疆勘察和地区性考察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地理知识的普及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战后各国的经济恢复和建设,促进了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经济地理学的中心理沦是分布论,重点是研究地域差异,战后进入了区位论和景观类型论研究的现代阶段。

20世纪60年代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急剧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日益推广,社会生产力的强大和新技术的应用,以及世界上大部分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迅速改变原有的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环境,在经济活动所创造的地区布局方面和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方面,都出现了一系列全球性或地区性的新问题。这种新形势向经济地理学提出了新课题,要求探讨社会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的形成过程和发展方向。

从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发展过程看来,经济地理学的在不断的发展,说明了经济地理学科学上具有一定的价值,不然也不会一直持续发展。人们通过研究经济地理学从而研究更多的相关学科,提升经济地理学科学价值,经济地理学的发展,也会带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

从现在的经济地理学的研究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的地域(人地关系)复杂系统的研究(可持续发展)

2.全球与地方的关系以及全球化背景下同等尺度区域之间的关系研究(中国的东中西部差异)

3.区域经济竞争力与社会公平之间的关系(区域创新、劳动就业)

4.企业内部活动的空间过程与外部空间效应(企业的权力结构,产业集群。 这些研究重点,都体现了经济地理学科学价值。

3.经济地理学的应用价值

经济地理研究中的一个新特点是加强社会观点、经济观点和生态观点,把协调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看作中心任务。在研究方法上,出现了地理数量方法,计算机和遥感等新技术手段的应用也逐渐推广,并从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方面引进有关理论方法,使经济理学朝着数量化、经济化、生态化、社会化的方向发展。

目前,经济地理学在世界多数国家中已成为地理科学系统中最为发达的一门分支学科。经济地理著作在各国所发表的地理文献中占有较大比重。在各国许多类型的高等院校中,开设了经济地理课程,并出现了专门的经济地理系和经济地理研究所。一些国家还在政府中建立了有关经济地理调查研究的业务机构。

从经济地理学的多元化发展,及各种分科分支,可以更多的了解其应用价值。经济地理学以下分支: 农业地理学

农业地理学主要研究农业活动的地域差异和变化,而土地利用是这种现象最明显的反映,因此土地利用一向是农业地理学研究的重点。在此基础上,研究农业生产的地域布局和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内在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规律,进行农业生产的各项资源的评价和合理利用以及农业地域类型和农业区的划分,等等。 工业地理学

工业地理学主要通过对影响工业生产地域布局的各种自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分析,来研究各工业部门的布局规律、工业地域综合体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等等。70年代以来,在工业地理学研究中出现了工业区位决策和工业地域系统的形成等新课题。 交通运输理学

交通运输理学主要研究各种不同类型运输业的地域布局,包括运输枢纽和综合运犏网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032b7fe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e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