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说课稿

2022-07-29 22:50: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19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说课稿》,欢迎阅读!
精卫填海,上册,语文,年级,小学

2019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精卫填海》。第四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神话故事,语文要素教学目标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本课是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承载着实现上述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目标的任务。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精卫填海》这篇课文出自《山海经•北山经》,是一篇文言文形式的神话故事。精卫填海,是中国上古神话传说。课文以文言文形式出现,让学生再次体验文言文学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全文共有简短两句,但蕴含着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塑造了精卫意志坚决,不畏艰难,锲而不舍的形象。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帝、溺、堙”等生字,会写“帝、曰、溺”等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结合注释,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并能讲故事。

4.能感受故事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故事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2.难点:能感受故事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二、说教法和学法。

四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大幅提升,抽象思维能力开始形成,学生对神话故事很感兴趣,但学生对把握故事主要内容的能力还没有形成,另外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有一定难度。根据这些特点,以及以上教材分析,确定以下教法和学法。 1.教学方法:启发式和讨论式 2.学法:朗读法和小组合作探究法

3.教学准备:教师课前制作PPT课件,学生课前预习。 三、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在前一课,我们学习了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感受到了神话故事的魅力。同学们是不是还想阅读神话故事呀? 生:是。

师:那我们今天就满足大家的愿望,学习另外一篇神话故事。 板书课题:精卫填海 (二)讲授新课。

1.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对照课后生字表,自学生字 ①读生字,读准字音


②区别生字:“帝”字上面不是“立”“曰”和“日”的差异,多音字“少”在本课读[shào] ③开火车读,齐读

④指导书写:注意“帝”“曰”“衔” 2)掌握文言词语的意思 ①师出示PPT课件展示

精卫:神话中鸟的名字。形状像乌鸦,头上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传说是炎帝小女儿溺水身亡后的化身。 炎帝:传说中上古时期部落的首领。 之:的。 少女:小女儿。 曰:叫。 溺:溺水,淹没。 故:因此。 堙:填塞。

②生读词语及意思,多读几遍 3)整体感知

①生带着上述词语的意思,再读课文,搞清每句话的意思 ②小组内交流 ③全班交流与分享 预设: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泳。

☆“溺而不返,故为精卫”:被溺死了,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④把每句的意思连起来,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内容 4)指导朗读 ①生自由试读 ②师指导:注意停顿

③全班齐读,多读几遍,读流利 2.精读故事,把握主要内容。 ①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故事的起因: ☆故事的经过: ☆故事的结果: ②小组内交流

③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故事的起因:女娃去东海游泳,被溺死了。

☆故事的经过:女娃化为精卫鸟,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故事的结果:填塞东海。

④试着用自己的话讲故事给大家听,看谁讲得好


3.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1)故事中哪些情节想象神奇 生自由交流:

预设:“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比较神奇,因为她死后竟然化为一种鸟。 ……

2)故事中哪些情节令人感动 生自由交流:

预设:“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女娃死后化作鸟,常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立志要填塞东海。这种执着,矢志不渝的精神,令人感动。

3)从故事中你可以看出精卫具有什么样的精神?(人物形象) ①生小组合作探究 ②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 ☆锲而不舍精神

(三)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故事虽短,但故事中的主人公体现的精神令人感动。想一想,人们通常在什么情况下赞扬精卫填海的精神。和同学交流一下。 四、说板书设计。

精卫填海 起因 溺于东海

经过 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结果 堙于东海 精神 锲而不舍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0488a46bb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d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