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练习

2022-03-20 23:04: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出师表》练习》,欢迎阅读!
出师表,练习

《出师表》练习

一、基础过关

1给加粗的字注音。

1)中道崩殂( 2)裨补阙漏( 3)行阵和睦( 4)以彰其咎( 5)陟罚臧否( 6)以遗陛下( 7)庶竭驽钝( 8)猥自枉屈( 9)咨诹善道( 10)夙夜忧叹( 2.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1)以光先帝遗德( 2)引喻失义( 3)以遗陛下( 4)开张圣听( 5)猥自枉屈( 6)志虑忠纯( 7)咨诹善道( 8)以彰其咎(

9)叹息痛恨( 10)遂许先帝以驱驰(

11)先帝不以臣卑鄙( 12)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13)作奸犯科(

14)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翻译下列句子。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默写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袆、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 ,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 三、选择题

1.下面词义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崩殂(死。皇帝死叫“崩”,殂,死亡) B.殊遇(特别厚待) C.恢弘(气势宏大) D.引喻失义(说话中称引、譬喻不恰当) 2.下列句中加点字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的“亡”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广故数言欲亡 B.河曲智叟亡以应

C.今亡亦死 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下面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危急存亡之秋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B.忘身于外 无敌国外患者 C.盖追先帝之殊遇 笼盖四野 D.以塞忠谏之路也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4.对第一段,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文中的“益州”指蜀汉,“先帝”指刘备,“陛下”指刘禅。 B.作者分析形势先说不利的主观条件,后说有利的客观条件。 C.作者在提出自己的建议时,先从反面说,再从正面说。

D.本段的主旨是“诚宜开张圣听”,这是作者提出的第一个建议。



2.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益州疲弊(客观);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主观);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

3.先说不利的客观条件,指明蜀汉“危急存亡”的形势,意在刘禅能“思危”,激其

发愤图强之志;再说有利的主观条件,指明希望尤在,意在促刘禅励精图治之行。

4.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 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亲贤远佞。因其余两条皆与此有关。刘禅昏庸无能,如不能亲贤远佞,必然会“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偏私,使内外异法”

所以说,这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根本,是三项建议的核心。 5.纳谏、法治、用人。

6.“作奸犯科” 的人,该受赏的是“为忠善”的人。


7.不可以,为提出“亲贤远佞”建议张本,使刘禅明了亲贤的对象。 8.忠心、品德、才能。

9.从正反两方面对比两汉的历史经验教训,提醒刘禅勿蹈桓、灵覆辙。

10.参考:此段诸葛亮说明亲贤远佞的利弊。以先汉的“兴隆”“倾颓”历史事实作为前车之鉴;并以先帝叹息痛恨桓、灵,昏庸误国为告诫,促使后主亲贤远佞,并“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为鼓励。借古鉴今,成败并举。

11.贞良死节之臣 12.西汉,东汉13.内是指“皇宫中”外是指“朝廷中” 14. 否; 赏;平明 偏私;兴隆 倾颓等

3诸葛亮这篇表文写于蜀汉建兴五年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他写这篇文的目的是:希望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使他“北定中原”的计划得以实现。全文的主旨是:使后主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参考答案

1.(1cú 2bìquē(3háng4jiù(5zhì pǐ(6wèi7shù(8wěi9zōu10sù 2.(1)发扬光大(2)适宜、恰当(3)给予(4)询问(5)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6)减少(7询问(8)表明、显扬(9)身份低微,见识短浅(10)奔走效劳3.(1实在应该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2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3)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受赏。(4)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增益收效。(5)先帝不因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而委屈降低了自己的身份。6)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并不希求获得显达的诸侯之名。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063f2df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e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