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家政治制度知识总结

2023-09-16 00:40: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国国家政治制度知识总结》,欢迎阅读!
政治,制度,总结,我国,国家

高三政治常识-------我国国家政治制度知识总结

1.

知识项 我国的国家性质 (即我国的国体) 13页)



1719页)



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工人阶级的领导是我国国家性质的首要标志。工农联盟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着我国的国家职能、我国的政体、我国国家机构的性质本质、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对内职能:第一,政治职能。主要表现为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和破坏活动和民主政治建设。第二,经济职能。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第三,文化职能。第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对外职能:第一,防御外部敌人的侵犯和颠覆,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第二,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第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我国的国家职能既由我国国家性质决定,又体现了我国国家性质。我国的国家职能是我国国家机构设置的主要依据。我国的国家职能由我国的国家机构来实施。

分类:我国的国家机构,按其类别可分为五部分:①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②国家行政机关(人民政府)、③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法院)、④国家监察机关(人民检察院)、⑤国家军事机关。

按其层级又分为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中央国家机关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国家机关分为:省级国家机关、县级国家机关、乡级国家机关,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设立的自治机关,特别行政区的立法、行政、司法机关。我国国家机构设置的主要依据是我国的国家职能。



4



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4953页)

⑴民主集中制原则 ⑵对人民负责原则(密切联系群众、廉洁奉公、坚持群众路线) ⑶依法治国原则[内含知识点有: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生活中的权威。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贯彻落实、对国家机关的要求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严格依法办事。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制定法律,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有法可依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②行政机关(各级人民政府)要严格依法行政,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③司法机关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④还要加强执法监督;⑤做好普法教育工作;⑥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我国的国家机构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50)

2.

3



我国的国家机构设置45页)

5 6.

我国国家机构的本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也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 质、是建立其他有关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是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力的最高形式。 我国国家政权的组织

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意志;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权力的统一;有利于

形式(即我国的政体)

保证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 2024页)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选举产生同级其他国家机关,并领导和监督其他国家机关。人大的常设机构是人大常委会。人大的职权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人大代表的权利有:①发言、表决免责权;②提案权;③质询权等。人大代表的义务主要包括:①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②保守国家机密、③密切联系群众、④接受选民或原选举单位监督。人大代表由选举产生,权利来自人民,受人民监督。

我国的政党制度 88--92页)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06

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112

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基本内容是: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中国共产党和个民主党派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意义: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利于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团结的物质保证。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自治机关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意义: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把国家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具体特点、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把各民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都结合起来。 十七大: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如:农村的村委会、城市的居委会、职工代表大会等 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123页)

和谐统一关系,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等自由、监督权) 我国公民的政治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正确对待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三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制定依据: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 是我国对外职能的具体体现。 基本内容:第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第二,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在外交活动中,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第三,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第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我国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31页)一国两制是其中的特殊性,是局部。



7

8

9 10

11 12

我国的宗教政策 我国公民与国家关系

13

155159页)

14 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0adcb2a04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8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