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前教育史》补充

2022-10-17 16:16: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学前教育史》补充》,欢迎阅读!
学前教育,中国,补充,史》

《中国学前教育史》补充

1 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基本形式是社会公育1

2、原始社会儿童公育的内容包括生活教育、劳动教育、道德教育、宗教教育2-3 3、在原始社会,教养新生一代的任务通常主要由老年人承担。4 4、在原始社会,具有对幼儿进行保育和教养功能的机构是4

5、我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关于学前教育的记录是《礼记·内则》中记载的学前教育计划。6 6、在奴隶制时代,加强宫廷学前教育具有政治和教育两方面的意义。7 7、我国的胎教制度始建于西周10 8“胎教之道”走出宫廷,为民间所知、世人所行是在春秋战国时期10 9、在我国封建社会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家庭11

10以品德为先不仅是我国封建社会学教育社会教育的主旨,而且也成为学前家庭教育的“纲领”14 11古代幼儿习字的程序是先教幼儿把笔其次是教幼儿描红再次是教幼儿临摹名家碑帖最后才是脱离碑帖习字23

12、古代对幼儿进行诗赋知识启蒙最常用的教材有《唐诗三百首》《千家诗》和《神童诗》(北宋汪洙)

13、我国最早从医学角度探讨胎教问题的论著是《黄帝内经》25-26 14、宋朝的慈幼机构主要有慈幼局、举子仓、育婴社等。29 15我国历史上最早实施教养合一的慈幼机构是清朝著名学者唐鉴在道光年间创办的及幼31 16《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中规定将蒙养院设在育婴堂和敬节堂内。71 17《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中规定蒙养院开设游戏、歌谣、谈话、手技等课程。72

18、我国自办学前教育机构的发轫地是湖北武昌77 191909年出版的《保姆传习所讲义初集》,含保育法和儿童心理学两种,是我国出版的最早的幼儿师范教科书之一。82 20外国传教士在我国最初创办的幼稚园和幼教师资训练班在创办时间上均早于我国自办的同类机构。83

21、在康有为设计的理想社会中,对儿童从出生前到出生后一律实行公养公育97 22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老解放区学前教育机构发展的兴盛期和过渡期这一时期学教育机构的发展不仅表现在机构数量的增加方面,而且表现在一些托幼机构规模的扩大面,以及形式上的灵活多样163-164

23、蔡元培设想的学前公育体系包括胎教院(孕妇)乳儿院1岁)蒙养院1岁以上)192

24、张雪门认为幼稚师范教育中“有系统组织的实习”应包括四大阶段,第一是参观,第二见习,第三是试教,第四是辅导232-233

25、陈鹤琴在高校首开《儿童心理学课程,并最早运用观察实验的方法,系统地研究我国儿童的心理发展。

26、陈鹤琴认为儿童好奇心的表现有:1凝视观察2自动观察3试验4问句5破坏的好奇246

27、陈鹤琴认为游戏教育价值表现在:第一发展身体第二培养高尚道德,第三能使脑筋锐敏,第四为休息之灵丹248-249

28、陈鹤琴根据研究把新生到学前儿童时期分成四个阶段:一是新生婴儿期(新生),二是乳儿时期(新生后到1岁左右)三是步儿时期1岁左右到3岁半左右)四是幼儿时期3



1


岁半左右到6岁左右) 名词解释: 1《小学》51 2《童蒙须知》51 思考题

1、试述西周的保傅教育制度及其历史意义。7-8 2、评析封建时代对幼儿进行的“孝”的教育15-16 3、评析封建时代的幼仪教育20

4、评析古代识字教材编写的特点。22-23 5、评析封建社会学前家庭教育的内容。25

6、封建社会的医学家在论及胎教之道时多持胎养与胎教相结合的观点,试对此观点做出评价。28

7、朱熹在儿童教育中强调学“眼前事”,试对此思想作出评价。52 8、评述王守仁的自然教育思想。

9、评述老解放区托幼机构中采用的单元教学法。177

10、试析张雪门提出的幼教实习计划与传统师范学校的实习之间的区别。233 11、试述张雪门关于幼稚师范教育的思想。230

12、试述陈鹤琴关于办好幼稚园的十五条主张。266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134d793f90f76c660371a4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