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退学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2023-01-18 04:21: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学生退学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欢迎阅读!
原因分析,退学,对策,大学生,研究

大学生退学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退学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高考是极为重要的向上流动的通道。但近些年来,主动退学,在高校中已不再是个别事件。学生退学的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能否探索出相应的对策来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退学;原因;对策

近几年来,大学生退学现象在各高校已不是新鲜事,尤其是地方性院校学生退学现象更为严重。局部学生是自动退学,也有少局部是被学校处理而退学的,无论哪种退学方式,大学生的退学现象都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一、学生退学情况

高校每学年初,新生开学,会有局部学生放弃入学资格;局部大二的学生在学年初也会提出自动退学;局部学生会在学年开学后一直请假不返校;局部学生因各种原因休学后不再复学;局部一年级新生会在开学后一个月左右提出退学申请;也有局部学生请假之后没有再返校。例如陕西某地方高校每年在校生退学的人数一般在40人左右,山东某地方高校的休学退学率高达近5%英国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在2005年公布了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英国大学一年级退学率高达20%以上,人数超过7万。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退学? 二、原因分析

大学生退学现象的出现,有人说,在一定程度上反响出社会上功利、急躁的风气影响到校园文化,但也不尽如此。在调查之后发现学生退学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因对学校层次不满或对专业兴趣缺乏,退学返回高三复读。每年大学生入学一个月左右,都有学生因对专业、学校等不满而决定退学返回高三复读的。对于地方性院校,多数退学学生认为专业尚可,但地理位置不好、交通不便、校园文化与想象的不符等等原因,坚决退学返回高中复读,甘心重考。对于专业兴趣缺乏也是学生退学的一大原因,很多学生对所报专业并不了解,等到校后,发现自己不感兴趣,试图转专业,但未能成功者,就提出退学申请。

第二,学生心理压力过大,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被迫退学。大学生远离父母进入大学,首要面临的就是适应问题,此外大学生面临的学习、情感、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压力,尤其是学生在毕业前一年,面临着就业压力和进一步升学的压力,学生一旦处理不好,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近年来,因心理问题退学的学生数目越来越多。

第三,因网络或其他原因荒废学业,导致退学。网络的普及,尤其是无线网络和 上网功能的开启。局部学生课堂上用 上网,下课之后学生在宿舍上网,甚至深夜上网,上课时间精神不振。每年大学生因沉迷网络而导致学业成绩过差而留级退学的学生大有人在。 第四,因家庭原因退学。局部在校大学生由于家庭困难,例如父母重病无人监管、且无生活来源,学生在学校学习一段时间后发现难以继续,最终提出退学或休学,选择回家照顾父母。

第五,为及早进入社会锻炼放弃学业。近年来越来越多学生的退学原因是期望自己及早进入社会,在社会中得到锻炼而放弃学业的。


大学生退学之后,真的就能海阔天空吗?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处处长宋术学博士所说,对于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来说,正规而完整的大学教育绝对是不可或缺的。如果不属于家庭条件特别优越或个人资质特别突出者,一般中途退学的在校大学生,很少有可能享有比拟好的创业和成才环境,也很难闯岀一条成功之路。宋术学表示,在我国现行的社会环境和就业压力下,大学生进行人生选择时需保持一分审慎和清醒,年轻人考取大学后一时冲动,盲目退学,等待他们的往往只能是更多的茫然、更大的挫折和最终的苦果。〞 三、对策研究

第一,加强管理。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意志在他人的安排和监管下生活、学习。进了大学之后,突然无限度〞的自由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都容易出问题。为此,高校应该给学生相当的自由度,但也要有人对学生管理指导,自由不等于放手不管,应采用自由与指导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尤其是大一新生,学校要多加管理和指导。

第二,多与学生交流。无论是辅导员还是专业课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不少教育专家认为,辅导员、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学校要探索新方法,教师要加强责任心,不能一下课就走人,要多与学生交流。同时,辅导员要及时了解学生动态,对于学生生活、学习中的压力和困惑给予及时指导、排解。

第三,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学校可通过开设心理咨询机构为学生提供效劳,同时辅导员、班主任要及时了解、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尽早帮助学生解决。

第四,鼓励学生多参加校园活动,减少上网时间。在网络无处不在的信息时代,对于学生沉迷网络的问题,采用堵〞的手段不可取,只有疏导才可能有效。学校可以正确引导,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多举办学生喜欢、乐于参加的文体活动,让其课余时间尽可能的用在校园活动中,促使其成长,减少其上网时间。

本文为安康学院高层次人才专项工程地方性高等院校学生流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的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王兆珍,赵希波,孙国翠.当前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研究与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6 2】李正熙,孙宗瑞,田红芳.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与建议[J].北京教育2021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149a850ec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8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