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退学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研究

2023-05-25 21:22: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职院校学生退学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研究》,欢迎阅读!
预防对策,原因分析,退学,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学生退学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研究

摘要:近年来,高职院校生源增加,但学生退学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对学校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学生退学现象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提出了预防学生退学的相关有效措施。 关键词:高职;学生;退学

近年来,学生退学人数逐年增多已成为高职院校普遍面临的一大难题。退学对学生本人、家庭和学校都会带来不利影响,退学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怎样减少学生退学现象的发生,对退学现象及原因进行合理分析、研究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及措施,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学生退学原因分析

学生退学的具体原因各种各样,主要分为学生主动退学和被学校作自动退学处理两种情况。据调查,我校近两年退学人数82人,占退学总数85%。主动退学学生主要是因为学生及家庭等原因放弃学业,被学校作退学处理的学生都是连续超过两周未到校上课,有退学意愿但擅自离校而未履行退学手续。现从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四个方面来对学生退学现象进行分析。 (一)学生自身因素

作为退学的主体,学生自身的因素不容忽视。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原因: 1、对学业厌倦、无心学习。

厌学是学生对学习的负面情绪的表现,是学生由不想学习到不喜欢学习,再发展为对学习产生厌倦、厌恶,从而逃避学习的一种心态。高职学生厌学的主要表现有,学习动力不足,意志力短缺,学习习惯欠佳,紧张的高考过后对学习产生松懈,本身学习基础较差,进入大学后在学习上更不上心。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方法不恰当,过于重视技能学习,忽视理论学习,致使在实践课当中遇到理论

作者简介:陈贵屏(199011月出生)、女、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科员、硕士研究生

题又难以扩展和提高自己,在学习上得不到提升,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 学生适应能力差,对现状不满。此类情况大部分是大一刚入校不久的新生。对此类学生来说,进入大学校园后,陌生新鲜的大学生活和学习环境对其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一部分学生特别是来自外省的学生面对生活环境、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的改变、新的人际的建立与维持,内心产生了恐惧和矛盾,甚至产生了极大的不适感。对学校或专业不满意,入学后长时间难以适应学校生活,一部分适应能力较差的学生继而产生了退学的想法,选择回家复读或者另谋出路。 2.学习困难。

学习困难,不适应大学生活。学习困难一般是指学习者在知识、方法、能力、品格、体质等要素及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使得智力得不到正常的开发,学习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而导致的学习障碍。近年来,随着高教育扩招,高职院校降低了入学门槛,一些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稍弱,入学后学习上面临一定的问题和困难,造成成绩不佳,削弱其学习兴趣。部分学生因不及格课程已达到学籍预警退学条件,被学校劝退。 3.身心健康问题。

身体原因主要是学生因生理、心理疾病无法继续学习。除了身体原因退学外,


近几年因抑郁症等精神类疾病而退学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新生入学后面对新环境,学习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变化,需要处理一些从未遇到的新问题,很多学生感到迷茫,尤其是一些学生因为人际交往和恋爱问题产生困惑,导致情绪低落,从而对生活和学习都失去兴趣,在学校无法再继续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而导致退学。 4.留学或创业。

虽然国家有政策,学生可以休学进行自主创业,但有些学生仍然选择了一心一意创业而放弃了学校的学业,有部分学生选择出国留学、参加工作等其他方式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 (二)家庭因素

1.家庭经济困难。高职院校集中了大部分农村生源,国家为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受教育权,出台了减免缓、奖助贷等大量资助政策,实现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资助的全覆盖,解决了学生的学费和部分生活费,但仍有学生为了改善家庭经济状况而退学去打工。 2、家长的思想认识。

部分家长对高职教育认可度不高,之所以让学生选择高职就读多是迫于无奈,再加上学生对学校环境的不适应,于是选择让子女回家复读,再参加一次高考可见好大学=好出路的想法在家庭观念中仍有很大的号召力。 3.家庭发生变故。

学生由于家人患严重疾病等家庭变故,需要回家照顾家人,不得不退学从而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任。 (三)学校因素

1、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校的条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受学校场地制约,教学场地偏小,学生满意度不高。同时办学规模的扩大,也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压力,学校对于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往往缺乏精准到位的关心、教育和妥善的解决办法,使学生对学校产生不满情绪。 2、师资力量有待提升。教师上课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陈旧,实践性不强,教学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部分学生认为与其在学校混文凭,不如退学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四)社会因素

社会对职业教育认识有偏差。近些年,国家对高职职业教育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有力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但是很多人对高职院校认识不足且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只有考取本科院校才会有前途,而且很多用人单位仍看中学历,高职学生待遇较低,没有良好的发展空间。 二、解决学生退学问题的对策

(一)强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学整理质量

1、建设双师素质师资队伍。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基础,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改变传统的教师培训思维,以激发教师潜能、追求卓越教学、提升教学科研水平为目标,创新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培训模式,驱动教师自我发展,帮助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充分发挥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帮助青年教师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加大新入职教师的跟踪培养力度,建立每5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制度。

(二)完善学籍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

1、学生学籍学历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及时修订和完善学生学籍管理制度、学生学业成绩预警制度,严格教学过程管理,提高学


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警示性,促进良好学风的行成。

2、对学生进行分层次培养,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为基础较差的学生提供更为灵活的培养模式。

3、学校制定向教学倾斜的政策,引导专任教师将工作重心回归到教学中。定期组织教学技能竞赛,培养更多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另外,学校还应给教师提供更多的交流学习机会和培训平台,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从而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三)加大对学校宣传力度

1、充分利用好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宣传阵地,介绍建设发展成就和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宣传各行各业表现突出的优秀毕业生先进事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2、新闻媒体要广泛传播在职业岗位上的状元事迹和普通劳动者的不平凡事迹,引导全社会树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尊重创新的观念。 三、结语

高职院校学生退学原因繁多,而在处理和解决学生问题上,应以预防为主,根据不同年级学生所呈现的不同特点,有重点地开展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不断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工作,从根本上解决高职院校学生退学难题。只有真正把握学生退学的原因,实实在在地落实各项举措,才能有效减少高职学生退学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陈方红.大学生厌学的心理学启示[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32):70-73.

[2]张宏.高职学生学习困难的成因与心理干预策略[J].临沂大学学报,20124):135-138.

[3]任家钱.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大学生退学原因及对策[J].科教文汇,2010(7):31-32. [4]高文坚.高职学生主动退学原因分析及对策[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2017(1):29.

[5]殷建群.高职院校学生退学的原因和对策分析,2014(13):87. [6]吕华盛.职院校学生退学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2012(35):248. [7]李锐.高职院校学生退学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J].2014(14)6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3d79a54fa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d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