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给我的启示

2022-12-09 18:28: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梵高给我的启示》,欢迎阅读!
梵高,启示

梵高给我的启示

这篇论文我选择了写梵高,写这样一个人尽皆知的画家,并不是要重申梵

高的伟大,也不是要描述他的苦难史。在这门课中,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很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艺术家,但是让我有了更多思考的人,还是梵高。梵高的艺术成就毋庸置疑,但是对于我来说,他给予我的不仅仅是在艺术上的震撼,更多的是对生活或者是人生的思考。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艺术家过的都是苦行僧一般的生活”这种想法或者是价值观就在自己的世界里形成。好像身为一名艺术家,就应该是贫穷的,应该是命运多舛的。儿时的自己也曾经为他们感到惋惜甚至痛心。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逐步对这些艺术家的了解和思考,我突然觉的,有些羡慕他们的生活。所谓的贫穷,是我们依照一般人的理解,以金钱作为衡量的标准。认为没有钱,就是贫穷。但是在我看来,艺术家是少数能够自由选择自己生命方式的的人。为在他们的世界中,所追求的,不是金钱。他们能够尽自己最大的精力,去追求自己需要的东西。曾经看过一个数据,说世界上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人都不能够自由的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而是出于无奈在从事自己感到毫无乐趣的职业。也是现下社会的一大现状,经常听到或者看到毕业的人选择不是自己专业的工作。这其中大部分人给出的理由,总少不了“无可奈何”几个字。说白了,还是对金钱上的渴望。谈不上是否奈何的。都是自己做出的选择,就没有必要叹息社会的不公。事实上,很多艺术家比腰缠万贯的实业家都要富有,但是贫富差异是由于艺术创造的商品化策略等复杂因素造成的,这里不加以评论,但是存在的即是合理的,一个自愿选择艺术道路的艺术家,即使是贫穷的,也应该是无怨无悔的。因为那毕竟是对生活方式自由的选择。尤其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这群人就显得是那么的可爱和珍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艺术家通常意味着生命的方式极端自由,意味着每一天都为自己活着。至于有可能要忍受贫穷,那也比为了荣耀、头衔、地位等外在的世俗目的好的多。

如果梵高还在世,无疑是世界上少有的富翁。在他去世近100多年后的1987,他的《向日葵》《鸢尾花》《日出风景》和自画像《没有胡须的凡高》4幅画,在拍卖行以两亿多美元的高价成交。如果他的几千幅画都被拍卖,将是一个无法想象的天文数字!然而梵高在世时却一直穷困潦倒。他对绘画有一种疯狂的痴迷,宁愿挨饿都不愿出去谋生。除了梵高,终生穷困潦倒的艺术家还有很多。我在想,如果梵高的画一开始就能够价值连成,还会不会有如同疯子一般的梵高,他还会不会有那惊人的创作的灵感和在作品中近乎疯狂的诉求。答案显而易见。因为梵高终其一生都在用绘画表达内心最真实和深刻的想法。他最初的作品,情调常是低沉的,可是后来,他大量的作品变得响亮和明朗,好像要用欢快的歌声来慰藉人世的苦难。他善于用鲜明的色块和跃动的线条构成旋律,表达他的激动和狂热的情绪,从而使他的作品足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由此可见,正是因为梵高有着不平凡的经历,成就了常人无法理解的梵高。梵高一直活在世俗和家人的既定法则和意愿中,但是当他遭遇了种种不幸后,才开始领悟到以前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上帝是不存在的,这个世界只有一片黑暗,他对世俗开始怀疑。直到他生命的最后十年伴随着痛苦的冲突和摇摆中彻底的发现了自我。梵高曾经问过自己,要怎么做才能成为有用的人,直到后来他“终于发现了自己”,成为一名艺术家,他“抓住了永远不可能失败的东西”


从梵高的经历来看,似乎一直都在经历着痛苦和挣扎,也许是出于梵高不同于常人的思考方式和表现方式,让他跟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但是在我看来,正是这些,成就了梵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没有痛苦就没有寻求发泄方式的渴望,越是强烈的情感,越能表现自己。就像上课老师所讲到的“失恋”,因为真挚因为真的发自内心,才会激发自己最真实的感觉。我为什么更加愿意去了解梵高,去体会他的感情,就是因为我觉得他真实,我觉得这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大多数有成就的人,好像天生就有着我们一般人都没有的智商和运气,我们除了惊叹他们成就外,我找不到其他的感觉,在我的世界里,他们已经被挂上了“天才”的光环。就像是高考的我们,同样没日没夜的的画,同样对美术偏执的喜爱,有的学三个月上了央美,有的学十几年就进了矿大。这其中,当然包括了自身美术天分的成分,除去这样的天才,像梵高这样的人,却让我觉得是活在现实当中的人。他有不被常人理解的痛苦和追求,在精神极度压抑的情况下所反应出来的同样不被理解的行为是正常的,况且正是因为这所谓的不正常,给了他直到100年后才被理解的思想和情感。我认为,他的天分来自生活,源于情感,是他寻求的表达方式,发泄方式。所以,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即使很痛苦,那这痛苦也是一种历程,也是一种体验。别总是抱怨,也许正是因为这种经历,才带给自己不同的人生体验。

因为不理解,所以我们常用“疯子”来形容别人。梵高就是大多数人眼中的疯子,可是在我看来,梵高就像是一个无措的大男孩。他为了证实自己的观点采取一种暴力的自残行为,其实他只是想证明自己,用了很极端的方式。他很善良,明白自己的处境,不愿意拖累自己的弟弟,他也渴望友谊和爱情,在课堂中放的短片中,梵高兴奋的收拾房间迎接高更的场景让我感动。也许,他只是太“纯粹”了,面对这样世界,他找不到应对的方式。所以我用“无措”来形容他,他会害怕,会挣扎,然后更加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感情。梵高的一生是短暂的,但就是其短暂的一生,梵高完成了作为一位杰出艺术家的独特的一生。每个人的思想都是独立的,让每个人接受自己的想法是不现实的,主要的,就是要有所追求。

姓名:尹源

班级:景观10-4 学号:15105628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179af6d6a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f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