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喻文化

2023-02-01 18:21: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后喻文化》,欢迎阅读!
文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后喻文化

作者:杜红

来源:《山东工业技术》2013年第15

0 引言

笔者理解的文化指的是所有除了前天遗传外,个人在社会中所有经过学习而得来一切,诸如文字、宗教、教育、绘画、音乐等等。整体性和传承性描述了人类文化的基本属性。古往今来,文化传承基本是在亲代传给子代、上辈传给下辈中实现的,如父母传给子女、老师传给学生、师傅传给徒弟。然而近年来,在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巨大变迁中,传统的文化传承方式发生了重大的甚至是颠覆性的变化,文化的传承在上辈传给下辈、老一代传给新一代的同时,越来越多地出现了同辈传给同辈、下辈传给上辈的现象。社会学家将这种文化传承关系的逆向演变称为文化反哺

1 “文化反哺是社会迅速发展背景下文化传承方式演变的产物

最先发现人类文化传承方式发生变化的是美国人类学家米德。她在《文化与承诺》一书中,把人类社会文化传承的变化分为三种基本形式,即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前喻文化是指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并喻文化是指长辈和晚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而后喻文化则是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文化反哺现象即属于第三种文化传承形式。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各种新观念、新知识、新事物、新技术、新的生活方式层出不穷,整个社会呈现日新月异之势。在这种前所未有的变革面前,在很多近代才出现的时代产物面前,父辈和字辈几乎在同时见到,而子辈们由于他们较强的接受能力,年轻一代独领风骚,表现出极强的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父辈在许多方面则不如子辈那样敏捷灵活、得心应手。长辈以子辈为,高校老师向学生请教并不是什么稀奇事儿。年轻一辈对社会很多方面的信息的掌握明显多于父母,从而出现了后喻文化。

有研究者指出,文化反哺是一种与传统文化传承模式相对立的新型文化传承模式,它不仅突出表现在城市家庭及居住在城市中的移民家庭,而且也同样发生在广大农村家庭。此外,文化反哺涉及的范围和内容十分广泛,既表现在文化的表层即器物和行为层面,也涉及到审美取向的改变、价值观的选择、生活态度的认定及行为模式的养成。

在当前社会,米德所说的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是并存的。一方面,上一辈在文化传承中仍然是主要角色,占据着重要位置,下一辈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及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仍然主要来自父母、老师、领导等上一辈人的传授。另一方面,年轻一代相互之间的交流成了他们获得各种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更为重要的是,年轻一代由单纯的文化接受者变成了既是接受者又是传授者,而上一辈则成了既是传授者又是文化反的接受者。而且随着社会越来越发达,文化反哺现象会更加凸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 “文化反哺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与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强烈的文化属性,其价值体系、理想信念、道德精神的传播,与文化天然相融、密不可分。文化反哺现象的出现,必然会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深刻影响。 一是,教与学、传与授的关系有了微妙变化。一直以来,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教与学、传与受的关系明确,教育者处于中心地位。而对于出生成长于变革时期的年轻一代,他们对新事物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范围广、效率高、能力强,尤其对现代信息技术更加擅长。与之相对的是,一些教师在信息技术等新事物方面存在短板,很多问题需要向年轻人学习请教,接受他们文化反哺。这必然对原有的教育关系带来冲击。

二是,教育的主导力和权威性有所变化。一直以来,教育者具有很强的权威性,牢牢地掌握着知识从而具有的话语权和主导力。但是,由于现代教育的过程更加民主,被教育者的学习主体性地位意义增强,很容易反客为主,分享教育的主导力和控制权。用自己的知识、信息、技术、观念影响教育者,使原来的教育者成为被教育对象,原来的影响者成为被影响者,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有所弱化。

三是,主流价值存在被冲淡、被消解的可能性。由于年轻一代在理论功底、社会经验,以及对信息的判别、过滤、批判等方面能力不够,很容易受到不良甚至错误文化的影响,使化反哺成为反文化、负文化的传播过程,容易对教育形成负面干扰,有可能造成主流价值被冲淡和被消解的情况。

3 与时俱进应对文化反哺挑战,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可以预见的是,文化反哺现象将会在更多方面反映出来,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也会越来越深。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主动应对文化反哺带来的挑战。

一是,树立平等的教学理念。教师固然是教育主体,掌握教学的主动权,可是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实现和落实教育的效果。首先,要认识到,后喻文化时代已经成为我们现在的文化传承途径,其存在和影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可回避。要从旧有的教育念和思维模式中走出来,进一步树立开放的心态。既不能无视也不能抵制文化反哺现象的出现和由此带来的挑战。对其中积极的一面要顺势而为,大加利用;对其中的负面影响,要主动探索,找到应对之策、解决之道。其次,要进一步确立平等的姿态。即便在那种由上而下的传授过程中,教育者也要秉持平等的理念,因为只有平等,思想政治教育的传输通道才会更加流畅。文化反哺的出现,使教育过程更成为了一个互相学习、互相讨论、互相影响的双向互动过程。必须放下架子、放平身段,充分倾听教育对象的想法,尊重他们的表述,在平等探讨中讲道理、谈看法,努力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构建一种面向未来、体现民主、强调平等、重视互动、提倡合作、鼓励创新的新型关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更新。应对文化反哺,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在更新内容、改进方法上的努力。在现代化社会中,学生面临剧烈的竞争压力,客观上,有不断提升的内在需求和动力。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直面学生的需求,否则难以满足学生成长需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将会被学生们所抛弃。社会在快速便哈,知识在迅速翻新,没有内容和方法的与时俱进,思想政治教育必然难以赢得人心,更难以深入人心。要大力推进现代化教育方法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便捷性的特点和信息量大、覆盖面广、功能全面、成本低廉的优势,创新教育的新形式、新方法,让它在新的技术之下获得新的生命。

三是,强化核心价值引领的主导权。不管社会如何剧烈变革,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在一定的时期是不变的。只是说,核心价值的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丢掉了核心价值,就等于丢掉了思想政治教育之魂、之纲。应对文化反哺,观念需要更新,内容需要改进,形式需要创新,但核心价值引领的主导权不能放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清楚,从观念到内容再到方法的一切更新改进,都是为了强化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因此,必须加大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力度,营造浓郁的教育气氛。同时帮助他们提高分辨能力和鉴别能力,在面对多元多样多变的思想文化潮流时,能够坚定立场、坚守信念、坚持理想。

四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关注新事物,学习新知识,研究新问题。搞好文化反哺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教育者要善于学习、勤于学习,实现好知识的新陈代谢,所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比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如果安于现状、固步自封,没有一点危机意识,不能坚持不懈地学习求知,就会逐渐失去教育的资本,丢掉教育的主导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知识这桶水必须是不断流动、不断更新的活水,才能满足被教育者之需、解被教育者之渴。教育者要学会以网为友,使自己成为网上行家,通过网络等现代化技术手段丰富自己的知识量和信息量,从而始终掌握住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主导权。 [责任编辑:陈双芹]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19c6001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3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