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外少先队组织建设的实践探究

2023-03-10 17:23: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校外少先队组织建设的实践探究》,欢迎阅读!
少先队,组织建设,校外,探究,实践

关于校外少先队组织建设的实践探究

摘要:在当前少先队改革的背景下,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应遵循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但在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一些学校过于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道德品质的培养和形成。同时管理层对于学校少先队组织的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导致少先队组织拓展校外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校外少先队组织建设的实践探究为研究对象,基于“双减”背景下,在现阶段校外少先队工作中的基本现状及特点,进行针对性分析,并提出一些策略和意见,致力于校外少先队组织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和革新。

关键词:少先队;组织建设;实践;探究

在目前教育部门大力倡导”双减”教育的背景下,校外少先队组织建设工作日益突出。但在目前的校外少先队组织建设工作中,仍然存在诸多不足。要想有效突破校外少先队组织建设实践瓶颈,街道、社区、农村、青少年宫、易地扶贫安置点和学校教师、辅导员本身就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一、校外少先队组织建设实践现状分析

在当前少先队改革的背景下,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应遵循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但在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一些学校过于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道德品质的培养和形成。同时管理层对于学校少先队组织的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导致少先队组织拓展校外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校外少先队组织建设没有方向,不知从何开始,使得少先队工作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大打折扣;其二,在一些学校内部,围绕德育工作的开展中,存在少先队组织领导机构相对缺乏稳定性,导致对健全校外少先队组织领导机构存在很大的影响;其三,建设了校外少先队组织的街道、社区、农村、青少年宫、易地扶贫安置点,没能完善组织运行机制,导致校内与校外无法联合进行德育工作开展,致使相关的德育工作无法按进度开展和落实。这种情况下,首先学校和街道、社区、农村、青少年宫、易地扶贫安置点就需要采取必


要的措施进行改革,强化建设少先队组织工作,为培养出优秀的少先队员,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校外少先队组织建设的突围路径

(一)完善考评体系及选聘制度,提高校外少先队辅导员综合素养

相关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一些校外少先队辅导员存在知识结构不对称的问题。校外少先队辅导员由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担任,客观地讲,校外少先队辅导员应具备多领域的知识体系,尤其是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政治学等方面的知识,而现实中,担任校外少先队辅导员职位的多为学校科任教师,甚至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依然为某科任教师担任,他们对于学生的日常管理以及德育教育心理引导专业的认知不足,对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及心理诉求等,也缺乏全面、清晰的认知和判断。另外,相关统计数据也显示,不少教师所学的专业与教育学、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缺乏关联性。从小学学校领导及管理层面入手,首先要完善选聘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的制度,并定期对相关德育工作的开展进行评价和考核是非常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讲,通过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辅导员的工作情况,同时结合学生的真实感受及想法,对制度进行完善和补充,能够收获良好的效果。

(二)健全校外少先队组织领导机构

校外少先队组织,由校内少先队组织联合街道、社区、农村、青少年宫、易地扶贫安置点,按照建立少先队组织的规范程序,建立而成。健全校外少先队组织领导机构势在必行。

通过党建带队建,校外少先队组织实行双主任制,一名为校外组织分管青少年工作领导、一名为学校少工委主任共同担任,有效加强校内外少先队组织工作的建设与交流。同时,校外少先队组织可聘请社会杰出人士、公检法机关等人士为校外少先队辅导员,如可以帮助校外学生正确认知校园欺凌现象时,应通过有效的沟通和耐心的劝导,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加以引导,从而使学生正确认识校园欺凌现象带来的不良影响。通过有效解决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一些矛盾和摩擦,最大程度减少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


建立校外少先队组织,可以定期为校外少先队辅导员组织德育教育相关讲座、辩论赛、知识竞赛等,通过人文关怀的形式,提高校外少先队辅导员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可以由校外少先队辅导员组织学生及少先队员自主开展有趣的文艺活动,如诗歌比赛、拔河比赛等等,增进学生与学生、少先队员与辅导员之间的情谊,同时营造良好的校外少先队组织凝聚力。

(三)合理完善校外少先队组织运行机制,确保校外少先队工作有效开展 校外少先队组织如何运行,很大因素在于学校与校外街道、社区、农村、青少年宫、易地扶贫安置点党建联盟,共同开展活动。就如何开展丰富的校外少先队活动,我们可以参考校内少先队活动,如开展主题教育:防溺水、防诈骗、防拐卖等贴合实际的主题教育,由学校大队辅导员、校外少先队辅导员或邀请社会专业人士进行教育;开展特殊节假日主题活动:雷锋月、六一、端午、建党、国庆、春节等节假日,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活动;以红领巾奖章争章、广西特色章防溺水红领巾志愿者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石榴花章为载体,激励校外少先队员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校外少先队组织结合自身优势,在街道、社区、农村、青少年宫、易地扶贫安置点的辖区范围内,发挥特色,开展有声有色的活动,如在街道,可组织校外少先队员开展“环保小卫士”主题活动,在农村,可以在村委会所在地点,开展“抗疫宣传小能手”“防诈宣传小标兵”等主题活动,让每一个校外少先队组织能够有效地发挥育人作用。

三、结束语

总体而言,现阶段一些校外少先队组织仍存在领导队伍建设不完善,运行机制不健全、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落实等情况,校内与校外管理层、教师自身以及学生应充分重视德育教育的价值,将健全培训体系、完善运行机制和落实激励机制等,作为校外少先队组织建设的突围路径,丰富校外少先队组织活动,加强校外少先队组织精神文明建设,从而让更多少年儿童在良好的校外少先队组织中健康、阳光、快乐地成长。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1e6814413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3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