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学(完整)

2023-02-21 17:27: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农业经济学(完整)》,欢迎阅读!
经济学,完整,农业

1. 农业是人们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获取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农业的

根本特征是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相交织。

2.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产值的绝对量肯定不会增加,但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当中的比重

将会不断下降的原因:国民生产总值(P=农业生产总值(Pa+非农业部门生产总值PnPa/P减小的原因为Pn增长的速度大于Pa

3. 农产品供给是指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且能够出售

的某种农产品数量。农产品供给的特殊性:① 土地是农产品生产不可替代的基本生产资料,同时是有限的稀缺资源,因此在一定地域和一定技术条件下,农产品的可能供给总量是有限的,不会随价格的提高呈现无限增长趋势。② 农产品生产周期比一般商品生产周期长。 农产品供给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 农产品供给受政府调控程度较大。 4. 农产品需求指农产品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并且

能购买的某种农产品的数量。

5. 农产品零售市场又称农产品消费市场,它是通过零售方式直接为消费者提供农产品服务

的最终交易场所,反映着农产品的生产者、加工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多方面竞技关系。 6. 农产品批发市场又称中心集散市场,是“有形市场”的一种较高级的市场形式。它是指

将来自各产地的农产品进一步集中起来,经过加工、储藏与包装,通过销售商分散销往全国各地。

7.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功能:a 发现价格功能;b 回避风险功能;c 其他功能。

8. 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地区结构特征:①出口:到日本和中国香港,其次欧盟、东南亚、

韩国和朝鲜,占出口的30%。②进口: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东南亚、拉美、欧盟。产品结构特征:① 出口农产品主要为园艺产品(菜、果、花),占50%以上。② 进口主要是谷物及大豆,占50%左右。③ 出口的农产品中,畜产品出口呈上升趋势。 进口农产品中,食糖、原棉、生丝和废丝等其他农产品为第二大进口农产品,其次园艺产品,再次是畜产品。 9. 流通的含义:指产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包括社会性转移和经济性转移。 10. 农产品流通特点:a 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制约,生产的季节性、区域性明显,而农产品

消费是常年的、普遍的,在流通过程中需要有储备、运输、分销环节,以保证均衡上市和满足城乡消费者对农产品的普遍需求;b 农产品具有易腐、易损、不耐储藏的特点,特别是生鲜农产品在运输和储藏过程中容易出现质量下降,造成损失;c 农产品体积偏大、重量偏重,运输成本在价格中占的比例较大,不太适合长距离运输;d 消费者零散购买,一次购买数量少、购买频率高;e 农产品的供给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以及需求的收入弹性相对小。

11. 土地的经济特性 a 土地供给的稀缺性; b 土地利用的区位性;c 土地利用方向变更

的困难性;d 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

12. 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在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下,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连续追加其

他生产要素的投入时,在达到一定阶段之前,产量会随投入的增加而不断增加。 但当投入增加到一定数量之后,每增加一单位的投入所能新增加的产量会越来越少,最后减少为零,甚至为负值。

13. 土地集约经营:指在一定土地面积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应用先进农业技术

装备和技术措施,进行精耕细作,主要靠提高土地生产率来增加农产品产量和收入的经营方式。土地集约经营的类型:①劳动集约型。(指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投入较多的劳动去获得较多产量和收入的方式)②技术集约型③资金集约型。土地集约经营的重要意义:a.实行土地集约经营,可以弥补我国人均土地资源的严重不足,通过提高土地生产率,不断增加农产品总量,更好的满足社会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b.可以充分发挥我国


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精耕细作等提高土地的产出水平,增加农民收益;c.通过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措施和物质装备,可以促进生物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协调、统一,实现高产稳产,提高质量。

14. 提高中国土地集约经营水平的途径:①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改善农

业生产条件。②广泛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进一步提高土地生产率。③扩大复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④搞好经营管理,提高农业整体素质。⑤充分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15.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指根据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社会、经济、技术、自然条件的可

能,将土地生产要素适当集中使用,从而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经营方式。意义: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更充分合理的利用农业机器设备,采用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和先进经营管理方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成本,进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经济效益。

16. 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途径与措施:根据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和农业的产业特性,在

短期内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不可能的,必须因地制宜,积极慎重,因势利导,创造条件,循序渐进。① 要为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建立起灵活高效的土地流转机制,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还有政府的支持与帮助。② 组织形式应多种多样。③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整体规模效益。④ 大力抓好农业社会化服务。⑤ 将开发性农业自觉纳入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运作。

17. 中国农业劳动力供求特点:① 农业劳动力数量大,质量低。② 农业劳动力供求矛盾十

分突出。③ 农业劳动力供求状况在地区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

18.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大于农业生产经营合理

需求的那一部分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投入农业生产经营的边际产量为零或负数。农村剩余劳动力类型:① 按其特殊性可分为绝对剩余和相对剩余。② 按其产生原因可分为a.积累型剩余。b.结构型剩余。c.替代型剩余。d.季节型剩余。

19. 农业劳动生产率指农业劳动者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农产品数量,或者生产单位农产

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计算: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产品数量 / 农业劳动时间 20. 农业技术的经济类型:① 劳动节约型技术。② 资源节约型技术。③ 中性技术

21. 发达国家农业技术进步的道路:① 先以劳动节约型技术为主,后以资源节约型技术为

主的道路(美国为代表)。② 先以资源节约型技术为主,后以劳动节约型技术为主的道路(日本)。③ 中性技术进步的道路,亦劳动节约型技术与资源节约型技术同时并举的道路(西欧:法、英、意)

22. 中国农业技术进步道路的选择:既要注意借鉴发达国家农业技术进步的经验,更要从中

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走出一条中国式的农业技术进步道路。①第一阶段应以资源节约型技术为主。②第二阶段应是资源节约型与劳动节约型技术全面发展和有机结合。

23. 中国未来农业技术的发展方向:①尽快形成一整套农业生产技术体系。②加强农业基础

设施建设,特别是重视农田水利技术,有效改造中低产田。③因地制宜推广农业机械技术。④进一步提高化学化水平。

24. 农户资金是指农户农业生产所得或其他收入中可以用于农业投资的现金、银行存款等资

金。来源:a农业生产经营所得;b非农业生产经营所得;c劳务所得;d财产性收入e转移性收入。

25. 农业劳动生产率指农业劳动者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农产品数量,或者生产单位产品

所消耗的劳动时间

26. 农业家庭经营就是指以农民家庭为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以家庭劳动力为主要从事

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因此又称其为农户经营或家庭农场经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24d55d080eb6294dd886c6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