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常用否定词用法

2023-03-19 17:05: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代汉语常用否定词用法》,欢迎阅读!
汉语,用法,否定,古代,常用

古代汉语常用否定词用法

一、构成

一般不定式构成的否定词主要有:“不”、“无”、“未”、“非”、“弗”、“勿”等,如“不尽量”,“不做”,“无力”,“未进行”,“非友”,“弗极”,“勿有”。 二、用法

1)“不”、“无”、“未”、“非”、“弗”、“勿”等常用于口语中,它们作为不定式的第一个字,前面可以加动词、形容词或副词,表示绝对的否定;

2)“不”、“无”、“未”、“非”、“弗”、“勿”这几个字并非全部是否定词,它们也能用于句首或句尾来强调说话者的观点,表示反驳;

3)“否”作“不”的尊称,古代书面语多用“否”,可放在句首或句末,表示绝对否定;

4)“弗”取“不可”和“佛”之意,常用于虚拟条件句中,“弗可”表明应该避免,“唯弗”表明只有不能,没有什么可以。 三、运用

由于在古代,否定词的使用往往比现代复杂,那么在古代文章中,否定词是如何作用的呢?首先,否定词主要用来弱化语气,否认特定事项,强调说话者的主观心理和言行,表示积极的否定,以及对对方的质疑和反对。通常,否定词可以用来让话题更加客观或避免因结构问题而引起的否定,比如“不妨说”、“无欠”、“未尽”等等。此外,否定词能够强调一个论点的意义,向读者表明作者的情绪,督促读者特定的思考,比如“不忍”、“不堪”、“弗窘”等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343a3b1e3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3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