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的必要性与对策

2022-04-27 21:48: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形势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的必要性与对策》,欢迎阅读!
内控,必要性,事业单位,对策,形势

新形势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的必要性与对策

作者:杜华

来源:《财会学习》 2018年第24



摘要:随着经济时代的快速发展,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政策的推陈出新,在新的经济政策形势下,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财务内控管理对行政单位的管理工作来说至关重要,这就要求事业单位提高内控管理的意识、健全相关的制度、构建科学的管理流程、提高业务能力和风险评估意识。本文将对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结合新形势下的管理要求,对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能力。

关键词:新形势;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必要性;对策

目前,事业单位在开展财务内控管理时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内部控制意识淡薄、管理方式落后等问题都有待解决。行政事业单位要进一步认识财务内控管理,提高对财务内控管理的重视。根据我国目前的新形势,提高内控管理工作的效率,积极的解决行政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问题,提出新的管理方式、管理理念,让行政事业单位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

一、财务内控管理的重要性

如今经济时代的快速发展给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完善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体系迫在眉睫。所以,这就要求行政事业单位构建起一套完整的财务内控管理体系,提高对财务内部控制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构建合理的财务管理体系,有效的降低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

二、事业单位财务内控中存在的问题

( ) 内控管理意识淡薄

如今,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上的重视程度并不高,都只停留在财务资金上的管理,只注重事业单位的发展情况,对于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并不完善。而且财务的管理工作大多仅由财务部门负责,其他部门没有参与财务管理,使得财务信息缺失,不利于财务工作的管理决策。

( ) 内控管理制度不健全

因为事业单位对财务内控管理的不重视,导致事业单位缺少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在实际的财务管理中,内控管理工作的执行效率不高。这就容易造成事业单位内部无法形成一个

完整的管理体系,增加了事业单位可能面临的风险,制约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执行效率。

( ) 不合理的财务内控管理流程

首先,事业单位大多都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包括不合理的岗位设置,这就造成了财务管理上就容易出现不合理的资源浪费,管理工作出现漏洞。其次,财务管理缺少有效的监管,管理人的权责不明确,缺少有效的预算管理编制,一些不合理的财务管理问题都给事业单位的财务体系埋下了不小的隐患。

( ) 业务管理不完善




事业单位的业务工作管理不够完善,就容易造成实际的财务工作与财务管理脱节,财务决策缺少准确有效的财务信息支持,业务支出成本得不到规范化的管理,容易造成事业单位的收支不平衡,导致费用支出过于浪费,财务内控管理工作落不到实处。

( ) 缺少对风险的评估

大多数的事业单位只重视业务的扩展和如何增加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但对每一项风险没有充足的认识,对经营活动没有规范化的管理。事业单位每项控制管理的构建都离不开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加上事业单位自身防范风险的意识不高,容易增加事业单位资金、预算、管理的潜在风险。

三、行政事业单位开展财务内控管理的必要性

( ) 权利的分配和制衡

行政事业单位的权利使用极为重要,它影响着事业单位的形象,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中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对于事业单位来说,想要把内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就必须要构建起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深化体制改革,明确事业单位的权责关系,进行公开监督的方式,不断提升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财务内控管理氛围,建立公开透明的单位形象,提升事业单位的公众影响力。

( ) 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提高管理水平

行政事业单位在社会服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事业单位要不断提升管理的水平,来更好的开展单位工作。我国的事业单位在开展财务内控管理工作时,内控管理工作很难落到实处,缺乏内控管理的意识,预算编制的不合理和成本核算工作的不足,导致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落不到实处。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同时也可以借鉴企业先进的财务内控管理模式,与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要求相结合,建立一套适合单位自身的财务内控管理体系,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健全的管理制度来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运行,从而提高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

( ) 细化管理有利于财政的规范化

在改善财务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机制,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提高内部控制工作的效率,能够有效的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事业单位在实施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时,要借鉴企业先进的管理模式,把预算、财务资金管理集中整合,加强事业单位各阶层的财务管理力度,提高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加强财务管理的审核预算,在落实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工作的同时,也提高了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的力度。

( ) 有利于事业单位有效把控风险

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建立有效的财务管理模式,可以降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通过合理的财务内控管理工作,事业单位可以有效的对存在的风险进行预防把控,把内部控制工作落到实处,有效降低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风险,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流通安全。

四、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财务内控管理能力的具体对策


( ) 提高对财务内控工作的重视程度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不能只停留在财务部门,要加强全体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定期组织内控管理知识的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其次,管理人员要提高管理决策的能力,明确管理人的职责,带领事业单位全员投入到财务内控管理的建设中来,把内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在事业单位管理人的带领下,给事业单位营造一个良好的内控管理氛围,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 ) 建立专门的管理组织

事业单位要在内部建立专门的管理监控部门,提高管理工作效率的同时,把事业单位的内部决策和管理工作都落到实处,加强事业单位资金、收入支出的管理,进行合理的预算编制,合理的配置资源。

( ) 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

事业单位为了保障资金安全,促进长久稳定的发展,构建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是很重要的,面对事业单位运营中所存在的风险,实施全面的监管和评估,减少事业单位因为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

( ) 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水平

行政事业单位在新形势下要进一步完善财务内控管理体系,把财务管理工作放在首位。同时行政事业单位要转变原有的内控管理模式,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环境来制定适合单位的管理条例,提高单位内控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此外,事业单位也可以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建立事业单位自己高效的财务管理队伍,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管理水平。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对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事业单位要不断提高内部控制管理的水平,规范财务管理工作,从而优化事业单位资源的配置,提升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促进事业单位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白娜. 加强内控管理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J]. 现代经济信息,2017(03).

[2] 周琼.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探析[J]. 中国国际财经( 中英)2017 (05).

[3] 孙爱军.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建议[J]. 经贸实践,2017(05).

[4] 彭岩.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控管理薄弱环节及应对措施的分析[J]. 中国市场,2017 (20).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3793efda4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3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