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思考

2022-12-10 10:43: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形势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思考》,欢迎阅读!
财务管理,事业单位,形势,思考,加强

新形势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思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年第7



刘全功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指行政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方针、政策、法规和财务制度的规定,有计划的筹集、分配和运用资金,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核算、财务监督与控制,以保证单位计划和任务的全面完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容主要是合理编制单位预算,如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依法组织收入,努力节约支出,建立健全财务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财务控制和监督。财务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各项活动的重要保障,有助于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与完整,有效的发挥筹集、配置、运作、调控和监管职能,使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益更好、效率更高。随着行政事业单位职能的转变、部门预算、政府采购、集中核算、国库集中支付以及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对财政资金的使用和全过程监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防止资金占用、截留、挪用问题的发生。但是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影响到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市场经济观念和法律意识淡薄

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思想观念仍然停留在算账、报账等微观经济活动范围内,单位领导只注重职能和任务的完成,而不考虑成本的多少,财务管理的广度发展认识不足,市场观念淡薄,法律意识更是不足。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认为没有财务管理的必要,对财务管理认识不到位,财务管理比较粗放,制度不完善,甚至将财务管理等同于会计核算,导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监督调控能力和整体功能不能充分发挥。

2.财务管理职能较弱,资金使用效益低下

行政事业单位的行政职能使得其不能完全市场化,部门预算不规范,经费相互挤占,费用支出无计划,无定额,或是有计划但是流于形式。财务部门对经费的管理常常是事后核算,忽视了资金使用前的预测和使用中的控制,对经费收支的考核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平衡上,很少对资金使用效率进行考核。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中,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手段、控制方法,往往造成预算与实际相差较大,未发挥预算应有的约束作用,经费超支、不合理调整预算等现象,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3.财务预测与控制缺乏科学性、有效性

行政事业单位以财政拨款作为其资金的主要来源,预算在单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中,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充分认识理解预算对本单位的重要意义,对预算编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编制预算时往往仅凭感觉、经验估计未来财务活动和财务成果,以至于预算数与最后的决算相差甚远,丧失了财务管理科学性。预算的编制方法不科学,预算编制时间仓促,准备不充分,难以保证预算编制的准确性、科学性,使预算缺乏严肃性。

4.资产管理部门职责不清,资产使用效率低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职责不清,资产管理意识淡薄,思想认识不足,责任心不强,忽视固定资产的管理,导致单位资产闲置,浪费,资产使用效率低下,难以实现资产的优化配置。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1.加强预算管理

一是要科学合理的编制预算,财务人员和单位有关领导要共同研究,合理编制部门预算。编制预算应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考虑到积累与发展的关系。做好专项预算的编制工作,使预算项目尽可能具体化,提高预算项目的可执行性,减少预算执行中的调整。要重视工程项目和设备项目的预算,工程项目要先编制工程预算,设备购置应考虑经济性、必要性和先进性。二是要严肃认真的执行预算,单位内部预算一经批准,就不得随意更改,加强预算执行管理。财务部门要定期分析考评,及时了解经费开支进度和发现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总结经验,采取措施,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严格按照项目预算科目安排业务支出。三是加强预算监督和控制,财务部门要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监督管理,进一步健全保证资金安全的运行机制,树立科学理财观念,以预算促项目,提高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有效性和科学性。

2.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要确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固定资产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对单位的固定资产详尽的登记,并与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登记一致,定期做到两人以上对单位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正确处理盘盈与盘亏,确保账实相符,保护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产权不受损害。建立固定资产内部监督制度,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处置以及其他情况进行内部监督上,建立固定资产处置审批权限制度,处置国有资产必须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积极应用现代资产管理方式、运用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对单位的资产进行登记入账,通过数据库管理避免重复购置情况的发生,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3.建立健全财务监控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应该根据相关规定的要求,建立单位内部财务牵制制度、稽核制度和财务收支审批等内部控制制度,并切实提高单位对内部控制的执行力。行政事业单位要构建以预算管理、会计核算及资产管理为主要监督内容的财政监督机制,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加强社会监督力度,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开支可以通过单位公示和网络公示等形式接受单位职工和社会的监督,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降低财政资金风险。

4.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

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因素,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好坏有直接的联系。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要带头学习有关财政、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执行财务管理制度的自觉性,增强财务管理和依法理财能力。行政事业单位要组织财务会计人员参加政策法规、业务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和学习,更新员工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同时,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单位财经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要定期进行相应的培训,特别是新制定的管理制度要及时贯彻下去,要利用财政部门的宣传窗口和渠道,随时做好政策的解释工作,反复宣传政策。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关系到行政事业单位行政职能的实施,关系到国有资金的使用效率,关系到社会的安定与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应适应国家有关财经法规、制度的要求,引进、推广财务管理方面的新方法、新观念。财务管理工作要以财务预算为前提,以资金管理为中心,成本管理为重点,切实加强财务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增强财务管理意识、财务管理法律和理财意识,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资产管理和内部控制和监督,积极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向着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更好的为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发展服务。

(作者单位:阳信县县直机关会计核算中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c72aeabb3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c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