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研学旅行有效实施策略探究

2022-12-06 19:03:3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小学研学旅行有效实施策略探究 》,欢迎阅读!
学研,探究,策略,有效,实施

中小学研学旅行有效实施策略探究

作者:王万伟

来源:《成才之路》2021年第29

要:研学旅行是一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成部分,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组织安排的、学生集体参加的、有目的的校外参观体验实践活动,是以班集体为单位的集体活动。学生应在教师的带领下,确立课题,以课程为目标,以动手做、做中学的形式,共同体验,分组活动,相互研讨,书写日记,形成研学报告。 关键词:研学旅行;综合实践活动;中小学;活动方案

中图分类号:G623.9;G633.9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9-0068-02 山东省日照市青少年综合实踐基地是日照市较早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于2007年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共设置31个实践活动模块,并顺利开展研学旅行活动课的实践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基于前期工作经验和研学旅行的意义,本文对中小学研学旅行有效实施策略进行探讨。 一、 研学旅行的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而研学旅行是一种校外教育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成部分。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体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开展研学旅行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历史,陶冶情操,激发学习兴趣,促进书本知识与生活体验的深度融合,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应将研学旅行作为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载体,将立德树人、人才培养作为根本目的,将完善校本课程、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着力点,将统筹协调、整合资源作为突破口,主动作为,创新工作,因地制宜地开展研学旅行,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 二、研学旅行的有效实施策略 1.整合教育资源,突出办学特色

山东省日照市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的学员大多来自农村地区,他们所熟悉的是农村、农业、农民的方方面面,也关心国家的科技发展和全面振兴。综合考虑以上内容,学校领导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确定东港区两城镇世界农乐园和航天科技馆为研学旅行的目的地。在农乐园,学生可以看到新式大棚蔬菜种植,有无土栽培和滴灌技术,大棚内品质优良的花卉百花争


艳,让人赏心悦目。园区内种植有国内外优质瓜果蔬菜,还有太空种子植物,如太空大南瓜,太空辣椒、太空芹菜等。面对先进的设施、技术,学生可以领略到现代农业发展的无穷魅力,看到现代农业发展的前景,感受到农业休闲观光旅游的与众不同。在这里,研学导师可以启发学生探究新式大棚构造特点与植物生长的关系,让学生联想什么是太空种子植物及其与种子危机、粮食危机的关联。研学导师要帮助学生确立自己的探究主题,然后展开参观、调查、研究,形成探究报告。在航天科技馆里,学生可以全面参观国家在航天科技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成就。这里有1970424日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模型,有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九个型号的一系列的长征火箭模型,有我国宇宙飞船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的壮举及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并开通的视频。学生看到航天科技馆的这些介绍,就会由衷为祖国科技展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和骄傲。 2.建立健全研学旅行安全责任体系

学生外出旅行,应以预防事故为重,确保安全为基本前提。学校应按照有关政策要求,选用具备合法营运资质的公交公司负责培训学生的接送工作,合理规划研学旅行时间,制定研学旅行安全手册,在研学旅行目的地要做好接待、登记、导游等工作。学校还应做好行前师生安全专题教育工作,确认出行师生都购买意外保险,必须投保校方责任险,与涉及活动各方签订安全责任书,包括学生家长和委托开展研学旅行的企业或机构,明确界定各方安全责任。 3.提高研学旅行教师的综合素质

研学旅行导师应根据活动的要求,时刻加强学习,平时看报、看电视遇到有用的知识点都要及时地记下来,厚积薄发,内强素质,努力成为学科教学的多面手,让学生问不倒,还应善于联系学生已有知识引导启发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研学旅行有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生成性的特征。如何体现这些特征,就需要研学旅行导师多思考、多探索。研学旅行的教育内涵,就是从体验到体悟,再到实践。为了有效避免学生走马观花,研学旅行导师既要做好导师,又要做好导游,要用适合学生的语言生动地解说景点知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所以,研学旅行前教师一定要下足功夫,做好探究预案,将学生分组,使每组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自主选择活动主题,自定活动目标任务,亲身考察、访问和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很多问题。教师要抓住每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索。对于学生的探究,教师还要有评价、有总结。 4.将研学旅行的主题与综合实践教育有机结合

随着新高考改革方案的实施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综合实践教育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学生综合实践教育不可能完全在课堂完成,而开设研学旅行课程无疑为综合实教育提供了更大的实施空间。研学旅行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研学旅行导师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例如,在乘车往返的过程中,研学旅行导师可安排学生做一回导游,向同学们介绍沿途的优美风景,同时提醒同学们注意环境卫


生的维护,不在车内乱扔纸屑等垃圾,倡导学员不大声喧哗,不影响司机师傅开车,对司机师傅有礼貌等,做到心中有学校,心中有集体,提高学生实现自我管理和服务的能力。又如,在参观农乐园时,园内有鲜艳的花儿不能随便采,有黄橙橙的柠檬不能随便摘,有绿油油的草皮不能随便踩踏,这些都是提高学生自我约束力的体现,也是文明礼仪活动课的重要内容。 三、研学旅行活动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第一,普遍重视游学,忽略探究。虽然研学旅行导师深入学习了研学旅行的有关教学理论,但缺乏对研学旅行的准确认识,对研学旅行的教育意义、目标、主题等缺乏系统思考。学校要努力落实加强研学教师对旅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备案的研究,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找到探究主题,然后展开探究,寻求答案。为此,学校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心理特点确定研学旅行主题,设计各具特色的旅行套餐和学习内容,特别是在研学旅行主题策划与综合实践教育相结合方面进行尝试。第二,注重实施过程,轻视评价。研学旅行的教育评价落实不到位,返校后学生展示汇报,谈感悟、谈体会往往流于形式。研学旅行导师应对学生收获、团结协作、行为习惯、调查访问、探究学习等方面进行详细评价,重点关注研学旅行中学生个人的表现、体验、感受、活动效果、目标达成情况等。第三,研学旅行的保障机制有待完善。部分研学景点的设施缺少维护,让学员感到很失望,研学旅行效果大打折扣。学校要建立部门分工负责,多渠道、全方位协助的研学旅行联动机制,加强对研学旅行工作的全面管理。

参考文献:

[1]冯新瑞.研学旅行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J].基础教育课程,201920.

[2]杨易,胡晓晶.研学旅行背景下我国中小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的路径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101.

[3]张慧敏,程琳.行走的课堂:研学旅行的现实困境与课程实施构想[J].教育观察,201942.

[4]仇文筱,向虹雨,陆吉健.研学旅行课程数学任务整体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去远方梦想课程[J].教育观察,201942.

[5]迪丽努尔·买买提,江帆.研学旅行对提升美术核心素养的价值探究——以新疆乌鲁木齐市研学活动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24.

[6]邓春艳.做一朵自由行走的花——研学旅行活动模式的探索[J].四川教育201924.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37f014d01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e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