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标准

2022-12-21 19:24: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心理健康的标准》,欢迎阅读!
心理健康,标准

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的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曾对心理健康作了一个定义: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基础上,将个人的心境发展到最佳状态。可见,心理健康不仅仅是没有心理疾病,更是一种各方面都良好的状态。那么对于心理健康,又有一个什么样的标准呢?

一、目前国际上通行的标准: 1、社会适应良好 2、性格健全 3、意志健全 4、行为协调 5、反应良好

6、心理年龄符合实际年龄 7、注意力集中 8、思维健全 9、情绪稳定协调 10、心理防卫功能良好

二、我国学者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

1、智力正常智力是衡量人的心理健康最最要的'标志之一。 2、情绪健康。情绪稳定、心情愉快是情绪健康的重要标志。情绪健康另一个重要标志是情绪的变化应由适当的原因引起。

3、意志健全。


4、行为协调。心理健康的行为协调标准,是指心理与行为协调一致。表现在意识与行为一致,言行一致,即思想与行动是统一的、协调的。

5.人际关系适应。个人能正确对待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人际关系适应,对人的心身健康适应起很大作用。人际关系协调,达到了心理适应,使人产生安全感,舒适感,满意感,情绪安定,有益于心身健康。

6、行为反应适度。行为反应适度,指对剌激有相应的反应,不过敏,不迟钝。

7、心理活动特点符合年龄标准。心理的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同年龄的人,其心理活动特点与其年龄的心理特征基本是相符合的,这是心理健康的表现。

8、“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基本相符。俗语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即是说,人要有正确的自我意识。所谓自我意识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身心状况的认席子识、控制、评价和自我培养、自我激励、自我管理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42765cab7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f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