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三不祥

2022-10-18 14:06: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国有三不祥》,欢迎阅读!
不祥,国有

国有三不祥

原文

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①见蛇。归,召晏子而②问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③所谓④不祥也?”晏子对⑤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⑥。夫有贤而⑦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⑧,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也⑨。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⑩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⑾为⑿不祥也?”

(选自《晏子春秋》 古文字翻译

1.泽:聚水的地方 2.而:表承接 3.殆:大概,恐怕 4.谓:说 5.对:回答 6.是:这些;与:原意参与,这里是一样的意思;焉:语气词 7.而:表转折 8.任:信任 9.乃:(是)若:像;者:„„的情况 10.如:到„„去 11.曷:怎么 12.为:是

译文

齐景公外出打猎。上山碰到虎,到沼泽地遇见蛇。返回宫中,召见晏子,问晏子说:“今日我外出打猎,上山则见虎,到沼泽地则见蛇,这大概是所说的不祥吧?”晏子回答说;“国家有三不祥,这些都不在其中。有贤德之人国君却不了解他,是一不祥;了解了却不任用他,是二不祥;使任用了却不委以重任,是三不祥。所说的国家不祥,是指这样一些问题。您今天上山碰到老虎,山是老虎的家呀;下沼泽遇见蛇,沼泽是蛇的窝啊。到虎穴去就见到了虎,到蛇洞去就见到了蛇,这一点儿也不奇怪,完全是意料中之事,怎么能说是不祥之兆呢?

编辑本段 作者简介

刘向是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宣帝时,为谏大夫。元帝时,任宗正。以因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因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尉。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


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治《春秋彀梁传》。据《汉书·艺文志》载,刘向有辞33篇,今仅存《九叹》一篇。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辑为《刘中垒集》《楚辞》是刘向在前人基础上辑录的一部“楚辞”体的诗歌总集,收入战国楚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贾谊、淮南小山、庄忌、东方朔、王褒、刘向诸人的仿骚作品。

刘向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 编辑本段 有关习题

1.翻译“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 答:(国家有)有贤德之人(国君)却不了解他,是一不祥;了解了却不使用他,是二不祥;使用了却不信任他,是三不祥。

2.晏子在文中告诉景公应怎样用人? 答:知人善用,用人不疑。

3.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而”用法一样的是(B) 例句:归,召晏子而问之曰

A. 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也 B.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C. 先天下之忧而忧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中考试题

1.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归,召晏子而问之曰

A.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也 B.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C.先天下之忧而忧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下列加点文言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香远益清(远:远播) 以光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 B.学而时习之(时:按时) 腰白玉之环(腰:腰上系着) C.斟酌损益(益:增加) 晏子对曰(对:回答)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461bd79561252d380eb6e9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