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2022-07-23 15:05: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7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乘法,口诀,反思,教学



7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7的乘法口诀》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的内容。从教材的整体编排上看,本节课是建立在《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的,是乘法口诀学习的第二阶段。但7乘法口诀句数增多,记忆不太容易。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我对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了重新的定位。让学生自主参与编制乘法口诀的活动,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掌握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利用相邻乘法口诀间的联系来理解并记忆乘法口诀,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学习用数学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推理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增长见闻,在快乐的课堂气氛中学有所成。通过多次讲授和研讨这节课,感觉到到本节课有许多成功之处 ,也有一些欠缺。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技艺,对本节课进行反思与总结。

1.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情境。

教学中我灵活运用了教学资源,创设了与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有关的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用新颖有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来学习新知,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并结合已有的学习经验,自己总结7的乘法口诀。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为自编出乘法口诀而感到高兴,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并对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及课外延伸都进行了很好的关注。

2.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二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看童话视频、摆七巧板、动画小游戏,摘苹果等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观察、交流、合作、尝试,从而激活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始终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活动、思考和交流中体验学习的过程,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敢于放手,自编口诀。






学生已经学过了16的口诀,已经了解口诀的一些特点,如每句口诀的第一个字是按顺序排列的,第二个字都是一样的,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关系,还有积的一些变化规律。所以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先看图、填表、再写算式,最后自编口诀。通过小组交流,向全班展示,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在检验学生的口诀时渗透两个乘法算式等一些基本知识,同时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口诀,找一找口诀的规律。

4.利用规律速记口诀。

7的乘法口诀相对较难记忆。引导学生利用上下两句口诀的规律和生活常识来记忆。学生发现、总结出规律后,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和练习,帮助学生记忆口诀,大部分学生会根据规律来记忆。

5.形式多样,新颖有趣的练习设计。

对口诀的记忆如果单纯的依靠读、背,肯定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学生学得也比较累。所以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活动,如:师生、生生对口令、拯救小老鼠、摘苹果、编唱儿歌、采蘑菇、公主过生日、拍7游戏等丰富多彩的练习形式和内容,使学生由浅入深,兴趣盎然、不知不觉中掌握新知。

6.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数学教材中的问题多是经过简单化或数学化的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数学问题。在导入新课时,利用七巧板、北斗星、一星期有7天、7个小矮人等生活中学生熟知的事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与7有关的事情,拉近了数学生活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在进行7的乘法口诀的练习时,我挖掘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如数数游戏、采蘑菇、过生日等素材。同时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现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学生倍感亲切。这些练习都紧扣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给单调的乘法口诀溶入了浓厚的生活气息,给枯燥的数学内容赋予鲜活的生命,让数学课更贴近孩子的日常生活。通过这些练习,学生的思维已经摆脱了7的乘法口诀的局限性,达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






多维目标的整合与统一,可谓独具匠心。

这节课无论是教学情境的创设,生活素材的挖掘,还是教学活动的体验,都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样的教学理念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也是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遵循的原则。当然这节课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例如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过于苍白,针对性不强,教学中评价形式比较单一。对于练习设计的解析力度不够,导致学生理解上存在困难,显得练习的难度过大,不能照顾到更多的学生。展望未来,完善自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素养,使每一节课都能让所有的学生学有所获。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52cda8249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a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