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与日语教育

2023-04-17 14:57: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跨文化交际与日语教育》,欢迎阅读!
日语,跨文化,交际,教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跨文化交际与日语教育

作者:修刚

来源:《世界文化》2011年第10

20世纪中期以来,人们议论的重要话题之一是跨文化交际时代的到来。同时,以外国人或日本归国子女为对象的新型日语教育也走过了半个世纪以上的历史。在多样文化共存时代背景下,日语教育如何适应时代需求,换言之,在跨文化交际时代,日语教育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这不仅是跨文化交际时代发展的课题,也是日语教育自身发展面临的现实课题。 本文将以中国的日语教育现状为背景,探讨以跨文化交际为目的的日语教育 不同国别普通百姓间跨文化交际时代的到来

跨文化交际是指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们之间的交际21世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际日益频繁。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剧,使得发生于某国的经济危机会快速波及到全球,某一领域的动荡也会引起世界性的连锁反应。同时,由于网络等传媒的发展,人们瞬间就能获知世界发生的许多事情。由于移民、企业活动、留学等,普通百姓身边也随处可遇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逐渐形成了多文化共存的社会。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要跨越文化不同的障碍,也就是说必须克服单一文化价值观。在这样一个时代,跨文化交际已经不仅停留在政府、政治、学者、经济交际层面,而是已经普及到不同国别的普通百姓层次。 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学科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美国为中心发展起来。之后,迅速在欧洲和亚洲流行起来,1972年在日本召开了首次国际跨文化交际大会。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中国也成为热门话题,相关研究成果不断出现。在中国迄今的研究中,主要关注的是文化和跨文化交际的关系、非语言行为、中国和西方文化的对比研究、中国和西方经营理念的比较、国民性、外语和英语教育的关系等问题。在这些先行研究的基础上,我想先明确几个与跨文化交际相关概念。

1. 跨文化中的文化

文化从广义到狭义定义各种各样,而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应该主要指在跨文化交际中形成的文化障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自身感觉中理所当然的价值观、行动模式。 2. 交际

交际的定义也具有多样性。广义上是指伴随着符号等某种因素的移动、分离开来的事项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交际行为的功能不仅限于信息的传达、获取,还包括情感沟通等影响对方行为等广泛的内容。语言行为、非语言行为、文化的共享是交际的主要因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 外语教育与跨文化交际

外语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学习者掌握与语言对象国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进行交际的能力。通过外语教育能够加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 以跨文化交际为目的的日语教育

日语教育的目的首先在于培养学生与日本文化背景下的日本人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中国、亚洲其它国家、欧美等与日本文化间,不同程度地存在文化,价值观、行动模式的不同。为了达到日本文化背景下的人、团体之间达到交际的目的,不仅仅要具备用日语进行交流的能力,还必须具备克服文化障碍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要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首先必须让学习者有积极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让学习者把习惯于用本国、本民族价值观、行动模式判断对象国文化善恶的视点转化到认识文化不同的视角上去。即不能视与自己文化相同者为善,不同者为恶。因而学生必须理解日本文化、特别是与中国等国存在差异的日本人认为理所当然的价值观和行动模式,同时也加深对本国文化的认识。日语教育就要做到让学生掌握对日本文化的适应能力,掌握与具有日本文化背景的人交际的能力。

同时,我们的教育应该努力激发学习者产生交际的意愿。当前宅男”“宅女不断增多,在大学里也缺少人与人的直接沟通。语言教育更应该注重有意识地提高学习者的交流意愿,进而提高用日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为了使日语教育转变到以中日跨文化交际为目的的教育上来,必须在培养目标、教材编写、教育内容、教学法、教师自身等诸多方面进行变革。

比如从教育内容上,应该更多地纳入能够提高交流能力的内容。应该将学习者的日常生活、大学生活等作为大学生比较关注的内容融入教育内容之中。培养相互间自然述说、自然接触、自然沟通的能力。要研究日本与中国不同的价值观、行为模式等跨文化交流的日本。当然也要探讨形成这种文化的禅宗、茶道、能乐、文乐、日本舞蹈、民谣、演歌、落语、短歌、俳句、日本绘画等日本传统文化、和风文化,传统曲艺等。同时培养学生在对比过程中对本国文化进行反思的能力。

从教学法上来看,要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做法,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机制。积极引进小组合作学习、协同学习的教育方法,努力促使学生尽量地运用IT技术以及网络等方式增加学习的时间愈空间。

另外,以跨文化交际为目的进行日语教育时,教师应该兼顾日语教育和日本研究。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跨文化交际动机、充实跨文化交际相关内容。同时,教师自身也要站在文化比较的立场上,积极进行日本研究,努力为跨文化交流教育学术支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中日跨文化交流到跨文化交流

日语教育应该以中(韩、美、欧等)日跨文化交流为目的。但是面向21世纪的大学外语教育还要通过跨越与某一特定国家文化为目的的教育,进一步培养具有一般性跨文化交际能力、意识的学生,培养能够适应跨文化共生、共存时代需求的人才。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52d0406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4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