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社会行为教学反思

2023-01-31 05:25: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动物的社会行为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反思,动物,行为,教学,社会

动物的《社会性行为》教学反思

天宝乡中心学校 涂海深

社会性行为这一节内容是在前面学习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与学习型行为之后所学习的关于动物的又一行为特征。

对于本节内容,我主要从课前反思,授课时的反思,以及课后反思三部分构成。 一、课前反思

生物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并积极倡导学生探究蚂蚁或其他动物的社会行为。 重点 社会行为概念及特征 难点 动物是如何传递信息的 二、课中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层层设疑,使知识不断深入,并适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本课的一个亮点。如:讲蚂蚁群体的故事,使学生感悟到群体力量大于个体,要将团结协助精神融入到学习生活中,这样通过一系列的情感教育使学生的认识得到升华。 课程导入环节,主要采取故事导入的方式,以蚂蚁为线索,导入本节新课,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本节知识的兴趣。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先学后教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设疑自探部分,让学生通过预习课本内容,独立思考完成出示的题目,把握住本节课的主线。解疑合探环节,通过视频和图片,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让教学过程显得更有生机与活力。质疑再探环节,出示了一个书上没有


讲解的知识,充分调动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团队合作的能力,自己归纳,自己进行总结。 三、课后反思

1、讲得太多,教师课业负担较重

在授课过程中,主要还是以教师讲为主,忽视了素质教育对于新教学模式提出的要求,不敢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导致教师放不开,从而束缚了学生的发展

2、学生自主探究时间不够

我们学校推行的新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探究一课堂环节的重要步骤,在上课过程中,小组合作解决的问题往往具有较深的层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小组合作不仅要有形式,更应注重内在过程,一个问题的提出能否最大程度调动组员的积极性,往往取决于教师对于问题的设计以及在时间上的把握。 3、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比较抽象

小组合作解决的问题,一定要是具体的,学生能够通过相互交流得出正确的结论,抽象性问题往往起不到合作的效果。在本节课中,在质疑再探环节,设置的问题就有些抽象,学生积极性没有发挥出来 4、课程安排不甚合理,还需对知识点进一步强调

一个完整的教学环节,教学思路是清晰的,围绕一个重点,解决一个难点。同时对于概念性教学还需进一步进行巩固训练,化抽象为具体。在本次授课过程中,由于时间设计不合理,导致整节课的重难点有所偏移,影响了教学效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5b51645482fb4daa48d4b5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