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2022-07-31 08:38: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欢迎阅读!
云起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作者:张馨月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上旬刊》 2016年第2



河南省淮阳中学富洲部高二(3) 张馨月

在自然面前,人类从来就是渺小的,如尘埃,如草芥,只是这万千意象的一部分。许多事情我们无能为力,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我们只能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并保有一颗敬畏之心。就如同人生逆旅一般,总有艰难险阻,我们只能面对,而不能消极逃避,并心存一种豁达,用“渡过铧楸三十里,谁知沧海尽桑田”的理念达到一种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境界。古今中外,成大事者,大抵如此。他们在历史潮流之中,完成一次次的华丽蜕变,不得不令后人产生高山仰止的情怀。你看法国雕塑家罗丹,一只脚在新古典主义时期,另一只脚却已跨进现代艺术的大门,他用他那被艺术熏陶得有力的大手为人们开启了艺术的新纪元。他肯定也曾迷茫,为艺术,为人生。当多年的艺术理想遭到碰撞,他不曾顽固,华丽转身。你看“与时逐而不责于人”的陶朱公范蠡,创下一代伟业,成就一个卧薪尝胆的吴王勾践,却在功成名就之后弃政从商,达到事业的另一个巅峰。他肯定也曾犹疑,为理想,为人生。当苦尽甘来之后,毅然迎接新一轮挑战。你看中国出版第一人,商务印书馆长张元济,当远东第一印书馆在日军的炮火中摇摇欲坠时,挺身而出,于水深火热之中,于民族危亡之时,重新编纂经史子集,传承中国文化。他肯定也曾退却,为责任,为人生。但当战火纷飞之时,他终就是毁家抒难,保存有中国文化的尊严。这样的人物,他们的行为,他们的人生,令人敬仰。如同无论是爱惜抑或厌恶,太阳仍旧天天升起一般,他们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选择了正确的方向,并用一种甘之如饴的心境面对滚滚的历史车轮。如今的我们,刚刚形成自己的世界观,构筑起自己的精神世界,会有迷茫,也会有犹疑,更会有退却,但面对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的事实,我们又何妨保有一种通透澄澈的心理状态呢?用这样一份“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豁达心境去克服迷茫、犹疑、退却,去面对那些回环曲折、艰难险阻。终有一天,会让人生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的。到这样的两个图形,一个沉稳而平滑,线条柔和;一个棱角鲜明,光线四溢,不禁让我想起了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两种人,通子与执子。

线条柔和者为通子。他们是通达之人,面对明主或昏君,他们或入仕为官,或隐逸山林。他们顺应时局地选择,该退时则退。于是面对乱世,他们或垂钓于濮水,或放歇于邺下,或采菊于东篱,或幽居于竹林。他们行吟高歌,他们倚风长啸。心如澄澈秋水,再如不系之舟者如庄子,他持竿不顾,宁“曳尾于途”;心中悠然忘我者如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闲适者如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通子们胸中释然,他们圆如卵石。他们明白,面对乱世昏君,我自留清白足矣,凡事何必去认真。于是他们游闲山乐水,以渌水清猿、曲径通幽为伴,骑马挥毫,信可乐也。

然而,受命于危难,救民于水火的往往是执子们。他们胸中自有乾坤。

披发行吟河畔的是屈子。楚国的落日染红眼前的汨罗江,子兰谗言,郑袖内惑,人民如涸辙之鲋,喘息挣扎。屈子的坚持有用吗?恐怕他自己也不得不摇头叹息。楚国灭亡之时,也是他命尽之刻。他把政治家的身份远置于诗人之上。“人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生不为诗人,死的方式却是诗人的。执著如屈子,你怎听不进“圣人不凝滞于物”呢?

死可以明志,生却可以践志。当死降临到司马迁头上时,他选择了生,他隐忍苟活因“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文采不表于后世”。这又是怎样的一种执著呢!他终成一家之言。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641cbb725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5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