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阅读竞赛试卷及答案

2022-03-22 08:39: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五年级语文阅读竞赛试卷及答案》,欢迎阅读!
试卷,竞赛,语文,答案,年级

○○○○○○○○○ ○○○○○○○○○ ○○○○○○○○○ ○○○○○○○○○ ○○○○○○○○○ ○……装订线……○





线





○……装订线……○ ○○○○○○○○○ ○○○○○○○○○ ○○○○○○○○○ ○○○○○○○○○ ○○○○○○○○○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竞赛试题

(检测时间:90分钟 满分:100)

题号 总分 分数













亲爱的同学,你是个爱学习、爱读书、喜欢动脑子的好孩

子,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大观园吧。仔细审题,认真答题,你 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加油!



一、我读书,我会填。(28分) 1.我能积累。(10分)

玲珑(剔)(透 毫不(犹)(豫 众志(成)(城 废()忘( 前()后( 奋不(顾)(身 )精图( 卧()尝(

写一个寓言成语: 揠苗助长 写一个ABCC格式的四字词语 小心翼翼

2.我能倒背如流。(8分)

1)书犹药也, 善读之可以医愚 2)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3)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4)秋风杂秋雨, 夜凉添几许 3.当我们远在他乡时,常引用 朝诗人王安石在《 泊船瓜洲》中的“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4分)

4.《七•长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2分) 5.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是: 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2分) 6. 小明总是不按时完成作业,老师跟他说了很多次,可他还是 外甥打灯笼——照旧 (舅)。(填一句歇后语)(2)

二、我读书,我会选。(20 分)

1.“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中的“将军”指的是( A ) A.汉朝名将李广 B.三国名将赵云 C.赵国名将廉颇 2.下面哪一个不是安徒生的童话( C )。

A.《卖火柴的小女孩》 B.《丑小鸭》 C.《白雪公主》 D.《皇帝的新装》

3.伦纳德夫人对先天就是兔唇的小女孩说的一句话是( A )。



A我希望你是我女儿!B你有没有一双新鞋? C人美的不仅是外表。 4.小豆豆的学校名字叫( B )。

A、电车教室 B、巴学园 C、小林宗作 5.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被称为“岁寒三友”的三种植物是( B )。 A、梅、竹、兰 B、松、竹、梅 C、梅、兰、菊 6.“诸葛亮”是我国哪部古典小说中的人物 ( B )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水浒传》 7.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这块“新大陆”实际是指( D

A、中国 B、印度 C、埃及 D、美洲 8.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B

A3小时56 B24小时 C、一年 D、一周

9.下面四位来都是我国唐朝杰出的诗人,其中号称“诗圣”的是( A )。

A、杜甫 B、李白 C、白居易 D、陆游 10.《春晓》中( B )一句最能体现诗人惜春之情。

A、处处闻啼鸟 B、花落知多少 C、夜来风雨声 三、我读书,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诗经》云:“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其中“三秋”指的是三个季度。×

2.徐悲鸿以画竹闻名世界。( ×

3.蝙蝠是鸟雀,也是哺乳动物。( × 4.色彩中的三原色指红黄蓝。( 5.我国有56个少数民族。( × 四、我读书,我会做。(42分) (一)课内阅读我最棒。(18分)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

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

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按原文填空。(4分)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2分)

1)风景名胜 B ):A、超过 B、优美的地方 C、能担任,能承受 2)举世闻

名( B ):A、用鼻子嗅 B、知道 C、有名望 3.从选文的第一自然段中,我们可以知道圆明园的景观可分为三类:(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 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 西洋建筑 )(3分)

4. 画横线的句子是 过渡句,在文中起_承上启下_的作用,文中还有一个有同样作用的句子,是: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3分)

5. 最后这个段落的构段方式是 总—分—总 1分)

6.这两段话从 建筑 文物写了圆明园辉煌的过去,课文用那么大的篇幅写圆明园辉煌的过去是为了衬托出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和中国曾经饱受屈辱的苦难,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分) 7.漫步园内,流连其间,你仿佛来到了哪里?又有着什么样的感受呢?仿照下文,试着写一写。(2分)

我仿佛来到了风光秀丽的田野山乡,看到了稻浪滚滚,听到了潺潺流水声,闻到了稻花飘香。

我仿佛来到了 (略) (二)课外阅读显身手。(24分)

庄重,是人的尊严的一部分,你见过乞讨者的庄重吗?

那天,我乘20路电车,看见一位双目失明的中年男子坐在车上,神情凝重。不一会儿,他热情且有礼貌地介绍自己:“女士们、先生们,我是下岗的,有个儿子,刚进大学。现在生活发生点困难。我平时喜欢音乐,吹口琴是自学的。我为大家表演口琴独奏,愿大家途中愉快。” 说完,他便从洗得干干净净的灰色中山装口袋里摸出了口琴。随即,一车厢的人听到了熟悉的《喀秋莎》的旋律,他那精湛的吹奏技巧令人屏(bǐnɡ pínɡ)息细听。此曲终了,日本的《北国之春》又博得乘客们的点称好。吹奏完毕,他就托起小罐头瓶,扶着椅子,一步一步稳重地向前挪动脚步。当不断地有人把硬币往罐头瓶里扔时,他能根据硬币发出的清脆的声音,准确地朝投币人的方向点头致意。走完一圈后,他继续为乘客吹奏。《杜鹃圆舞曲》、《溜冰圆舞曲》和《采茶调》优美轻快的节奏,让人欢悦不已。乘客们静静地听着。他似乎感觉到了某种需求,又吹了首《在希望的田野上》。他的吹奏已达到了大师级水平,颤音和滑音的变化使人入迷。电车将要



到终点站了,他高兴地对大家说,我最后为大家吹奏一首《一路平安》。悠扬的旋律又一次打动了人们的心,不时地又有人朝他的小罐头瓶里掷(zhènɡ zhì)硬币。一对年轻夫妻带着自己才五六岁的儿子,让他把数枚硬币递到小罐头瓶里。这一切几乎是悄(qiāo qiǎo)无声息的,令人惊奇的是盲人居然知晓了孩子的动作,说出一句“愿这位孩子健康成长,一生平安”的话,听得大人们面露喜色。 不知是音乐的力量,还是这位盲人得体的举止言行,或两者兼而有之,使人自始至沉浸在一种安详肃穆的气氛之中。

此情此景让我振奋,面对生活中一时的挫(cuō cuò)折,这位盲人能够有勇气正视它,庄重地行使自己的劳动权利。我有什么比不上他?我快步地下了车,觉得人行道比过去宽敞得多了。

1.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 庄重的乞讨》 2分)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2分)

3.短文运用了语言 神态 动作(外貌)等细节描写乞讨的盲人,其中“他便从洗得干干净净的灰色中山装口袋里摸出了口琴”是 外貌 动作描写。(4分) 4.“这一切几乎是悄无声息的,令人惊奇的是盲人居然知晓孩子的动作……”这一句的“居然”的意思是_表示出乎意料_;“这一切”是指什么?请在文中用 ”画出来,作者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 盲人应该是看不见的,可他却知道孩

子的举动:孩子把数枚硬币递到小罐头瓶里 。(4分)

5.“我有什么比不上他?”是 反问句,把它换一种说法: 我比得上他 2分)

6.给文章分段,并写出第二大段的段意。(3+2

讲了“我”在电车上看到一个下岗盲人正视挫折,庄重地行使自己劳动权利卖艺赚钱的感

人场景.

7.“我快步下车,觉得人行道比过去宽敞得多了。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2分)

因为乞讨者的举动让“我”振奋,让“我”心情舒畅,(1分)更让“我”对美好的生活

充满了信心。 1分)

8.文中的乞讨者是一个怎样的人?此时,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他说,请写下来。3分)

文中的乞讨者是一位正视挫折,(1分)敢于、乐于庄重地行使自己劳动权利的人。(1




分) 说(略) 1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64c1fe0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4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