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的童子科

2024-02-20 01:32: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五代的童子科》,欢迎阅读!
五代,童子

唐五代的童子科



金滢坤

童子科是唐五代科举制下常科科目中的一个小科目,虽然与进士、明经等科相比,童子科并不占重要地位,但童子科的设置对童蒙教育和唐五代科举制的繁盛均起了积极作用。

唐五代童子科面向的对象为年幼、聪慧的童子。童子的年龄限定前后有所变化,唐初规定为十岁以下,即凡童子科,十岁以下能通 一经及《孝经》《论语》……”《新唐书》卷44《选举志上》 大中十年,因诸道所荐送童子多年齿已过,所业常流,故又将年龄限制在十二岁以下,五代后唐应顺元年934年),童子登科的年龄限制15岁以下。

唐初科举考试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考,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又归礼部侍郎主考,童子科也不例外。童子科的考试内容据《唐会要》76《童子》:童子举人,取十岁以下者,习一经兼《论语》《孝 经》每卷诵文十科。全通者与出身。唐代科举考试对所试经的规定:《礼记》《春秋左氏传》为大经,《诗》《周礼》《仪礼》为 中经,《易》《尚书》《春秋公羊传》《谷梁传》为小经,合 起来称为九经,前文所言通一经当指此九经中的任意一经。 以后,唐代童子科考试内容也在不断调整和加深难度。

唐五代童子科登第者的入仕情况较为复杂,律令中未见规定,们仅能从具体事例中推知。唐五代童子登第后,一般都授虚官,如玄敏、员、刘晏、吴玄通、刘日新。也有登第后至弱冠才授官的,


如裴耀卿、郭忠恕,也有登第后未见授官,再登制科或吏部科目选者,如王丘、贾黄中。后唐长兴元年八月敕,童子及第后十一选集初仕 未得授亲民官《文献通考》卷35《选举考》

唐代童子科的产生是与唐代历朝皇帝、大臣重视童教分不开的,并与唐初政府缺乏所需的各类人材有关。唐初高祖颁布了一条诏令,褒扬史孝谦教授幼童,讲习《孝经》,咸畅厥旨,义方之训,实望 励俗。此种风气为唐朝历代帝王所效仿,唐太宗曾召见七岁神童贾 嘉隐,武则天召见四岁童子毛俊诞,并亲试《千字文》

唐五代社会教育体制的变迁与完善也为儿童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接收教育的环境,补充了在国家教育体制中对十四岁以下儿童教育不足。

唐五代社会教育对儿童教育和童子科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的几种 教学类型应为:乡学、家学、寺学(佛学)、私人讲学、书院。乡学 是唐代社会教育体制中对儿童教育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形式之一。乡学主要面向社会中下层子弟的初级教育以乡村童子为教育对象。唐人皮日休《伤严子重》序云:余为童在乡校时,简上抄杜舍人牧之集,见有与进士严恽诗。乡校即乡学,为乡村对儿童进行童蒙教育的重 要场所。如《兔园策府》《太公家教》就是唐五代村落乡校教师为 学童编写的童蒙读物。家学是唐五代士大夫对其子弟进行启蒙教育最为重要的教育形式。其主要形式有父兄教子弟,在唐五代家学教育中占有主导地位。唐五代家学的兴盛正是由于唐王朝大力推崇科举取仕,士大夫亦视门调户选,征文射策《全唐文》卷467沈既济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6a44a282af90242a895e5b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