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赏析-《淮上喜会梁川故友》原文习题及赏析

2023-01-06 19:13: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诗赏析-《淮上喜会梁川故友》原文习题及赏析》,欢迎阅读!
梁川,赏析,淮上,故友,唐诗

《淮上喜会梁川故友》原文习题及赏析

'《淮上喜会梁川故友》是唐朝诗人韦应物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该诗借景抒情,表达

了诗人在淮水重逢久别十年的故人的喜悦心情,以及岁月流逝,年华易老的人生感喟。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淮上喜会梁川故友的相关资料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1)颔联中“浮云”“流水”两词用得极为贴切,请作简要赏析。(3) (2)诗的标题点明“喜会”,实际上全诗包含了哪几方面的感情?(4) 答案

(1)浮云、流水两词都用了比喻的手法,(1)描写出别后像浮云一样漂泊不定,十年的

时光像流水一样一去不返,(1)表达了诗人对别后多年漂泊,岁月流逝,年华易老的人生感喟(感慨)(1)

⑵昔日相逢醉饮的追忆,别后多年漂泊的感慨,今朝又得相会的欣喜,刚见面又别离的

悲哀,岁月流逝人易老的喟叹。






1.颔联中“浮云”“流水”两词用得极为贴切,请解释内涵。(2)

答(1)“浮云”表示漂泊不定,变幻无常,描写出别后像浮云一样漂泊不定。(1)以“流水”

表示岁月如流,年华易逝,十年的时光像流水一样一去不返,(1)

2.诗的标题点明“喜会”,颔联和颈联实际上包含了哪几方面的感情?(4)

答别后多年漂泊的感慨;今朝又得相会的欣喜;岁月流逝,年华易老的人生感喟(感慨)

(34)

3.请赏析诗歌的尾联。(4)

答:运用了设问的手法,以景作结,让人回味。问作者为什么不回去,只因贪恋淮上的

秋山。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景的喜爱。(4)



诗的开头,写诗人昔日在江汉作客期间与故人相逢时的乐事,概括了以前的交谊。那时

他们经常欢聚痛饮,扶醉而归。诗人写这段往事,仿佛是试图从甜蜜的回忆中得到慰藉,然而其结果反而引起岁月蹉跎的悲伤。颔联一跌,直接抒发十年阔别的伤感。颈联的出句又回到本题,写这次相会的“欢笑”之态。久别重逢,确有喜的一面。他们也象十年前那样,有痛饮之事。然而这喜悦,只能说是表面的,或者说是暂时的,所以对句又将笔宕开,写两鬓萧疏。十年的漂泊生涯,使得人老了。这一副衰老的形象,不言悲而悲情溢于言表,漂泊之感也就尽在不言之中。一喜一悲,笔法跌宕;一正一反,交互成文。末联以反诘作转,以景色作结。为何不归去,原因是“淮上有秋山”。诗人《登楼》诗云:“坐厌淮南守,秋山红树多。”秋光中的满山红树,正是诗人耽玩留恋之处。这个结尾给人留下了回味的余地。

绘画艺术中有所谓“密不通风,疏可走马”之说。诗歌的表现同样有疏密的问题,有些东

西不是表现的重点,就应从略,使之疏朗;有些东西是表现的中心,就应详写,使之细密。疏密相间,详略适宜,才能突出主体。这首诗所表现的是两人十年阔别的重逢,可写的东西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6c94698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f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