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品清欢

2022-12-08 21:33: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独品清欢》,欢迎阅读!
清欢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独品清欢

作者:梁阁亭

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12年第35

北宋元丰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曾经沧海的苏轼远离尔虞我诈的官场,独游泗州南山,在南山里喝着浮着雪沫乳花的小酒,配着春日山野里的蓼菜、茼篙、新笋,以及野草的嫩芽等等,苏轼不由自主感慨一句: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1844年,美国哈佛大学法律系毕业生梭罗放弃了城市里的高薪工作,一个人身居远离闹市的瓦尔登湖畔。他自建小木屋,一呆就是很多年。他独自一人从事着最原始的建设与耕种,用充裕的时间来思考,思考自然,思考人类自身,思考那些在繁华都市中无从想象的东西。我搬到森林,是因为我要认真地生活,我要活得深刻,把生命的精华吸个干净。我要坚毅地生活,摆脱所有没有生命力的人和事。这样,当我死时,才不会发现:我没有活过。梭罗在自己所著的《瓦尔登湖》中的这段文字,给了我们一个关于选择清欢的答案。

19277月,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里写到: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197511月,孙犁被安排出国访问,这本是许多人趋之若鹜的美差,但孙犁却毫不犹豫地放弃了。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自己不会打领带。这个答案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孙犁说,有人觉得去热闹的地方是一种快乐,而他不觉得。那孙犁的快乐是什么呢?在孙犁的《书衣文录》里,他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1975年,1116日上午,冬日透窗,光明在案。裁纸装书,甚适。这就是孙犁的快乐:在冬日的上午,暖阳照在书桌上,没有人打扰,时间全归他所有,裁纸、装书、读书、思考,清茶入口,清欢在心。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接受《巴黎评论》采访时说:我是一个独行者,我不喜欢团体、流派文学圈子。在日本,我没有任何作家朋友,因为我想保持距离。吃素食,一个人呆着,写作,跑步,思考,还有很重要的一件事:收藏内裤。在村上春树的随笔集《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里,村上春树说自己喜欢买内裤,尽管穿不完,但仍会乐此不疲地不断买回,然后把这些宝贝一个个小心翼翼地卷起来,整整齐齐地码在专用抽屉里,内心获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妙感觉,充满了丰盈的满足感,堪比小确幸小确幸的意思是微小而确实的幸

清朝画家盛大士在《溪山卧游录》中有下面两句:凡人多熟一分世故,即多一分机智。多一分机智,即少却一分高雅。”“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子怡悦,不堪持赠君,自是第一流人物。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第一流人物是什么人物?第一等人物是即使于黑夜素衣孤行,在孤独的情境中,依然内心丰盈明朗、独品清欢的人。 [编辑提点] 郑文龙

清欢者,清雅恬适之乐。晨钟暮鼓,青灯古佛,沐浴斋戒,燃香诵经者是。夏夜初雪,刚日读经,柔日读史,不觉月移花影者是。暮春登台,吟啸自若,放浪形骸,嘿然自遗者是。《世说》云: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而清欢之境那易得之!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766920a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4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