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作业设计

2022-07-07 22:57: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美术作业设计》,欢迎阅读!
作业,美术,设计

作业设计之我见

老师在作业布置的形式上不能只看表面功夫,而在于是否适合学生特性,是否能提高学生的作业能力,发挥他们的想象空间。不管是什么作业都要从:作业的趣味性、作业的层次性、学习水平不同,作业层次不同出发布置作业。 一、作业的趣味性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愿望等特性,以生动和有趣的作业形式取代重复和呆板的作业形式。

小学美术作业布置不是代表着课程的结束,而是意味着课程新的开始,是让学生对美术有新的认识,更大程度上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作业形式多样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我采取了贴、画、剪、摄影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看、听、触、摸、嗅、想象,感受知识,进行美术教学探讨。如《春天来了》一课,我的作业布置是这样设计的:

1、室外触觉、视觉感受作业:春天来了,你的身边有什么变化?运用照片图片课件形式,带领孩子们到操场上找找春天的特征最后让孩子们说出春天来了,万物变化的特征。如,树叶发芽了,嫩绿嫩绿的。桃树开花了,粉红粉红的。春风非常柔和,温柔拂面。展示照片,和大家一起讨论。

2、课堂内动手操作作业:

A、根据自己第一节课的感受,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绘制一幅”春天来了“的场景画。


精选文库

B、根据自己第一节课的感受,选择不同的彩纸或布艺等其他材料来贴出一幅“春天来了“的场景画。

设置了这样一个形式活泼、多样的作业要求,充分调动了孩子的各个感官,不仅让孩子能全能力的感受春天,体验春天温柔的一面,更让这些深受感触的孩子们能把自己内心内化的东西进行外化,通过绘画、各种工艺风格的作画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作业最后呈现的内容将会多元、丰富。这样自由面广又不盲目表现的手法,孩子们更乐于接受,更提高了作画的兴趣。 二、作业的层次性

学生个体差异,作业层次不同。不同学生对语言的记忆、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是有差异的,可以让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掌握能力,灵活地选择作业的数量。例如:巩固单词的作业,我只提出第二天要会默写这一要求,让学生自由选择巩固的数量。有的学生回去抄了三遍;有的学生回去抄了一遍而又背了一遍;有的仅默写了一遍,然后将错词订正了三遍;有的只将不熟的进行了抄写;有的干脆不做,因为他认为自己已经会默写了。这样布置作业好处在于要求学生时时考虑:我已掌握了哪些知识?哪方面还比较薄弱,须进一步加强。 三、学习水平不同,作业层次不同。

现行的课堂教学中,几乎所有作业都是一刀切。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来说,一般的作业已激不起他们的学习兴趣,长久“吃不饱”而对于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说,为达到统一的要求,不得不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作业上,长久“吃不掉”或“不消化”。久而久



2


精选文库

之,统一的作业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学习。教师可根据优、中、差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让学生自己选择。在作业类型中可让学生挑选难易不同的作业类型。确保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了。这样的形式打破了以往单一的作业模式,增加了作业的弹性,把选择权交还给学生。

新课程下的美术作业已不再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的重要内容。趣味化、生活化、综合化的美术作业将构成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每一次作业都将成为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学生在生成问题、解决问题,在知识的不断运用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断碰撞中成长。让学生在教师合理的作业布置中更能发挥自主学习能动力,敞开想象。体验成功的幸福,收获过程中的经验才是作业改革的目的所在。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7806cf3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9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