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训诂学》复习要点训诂的方式

2023-02-26 20:23:0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自考《训诂学》复习要点训诂的方式》,欢迎阅读!
训诂,自考,要点,复习,方式

自考《训诂学》复习资料训诂的方式



一解释词义的方式:互训、义界、推因。

二互训:就是指意义和用法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相互解释。

三互训的根据:是古书中训释词和被训释词在词义上的基本共同点为依据的。

四互训的类型1.从时代上着眼,互训有同时的,也有异时的2.从地域上着眼,互训有以通言释方言的。3.从体例上着眼,互训是甲乙两词互相直接训释,又叫“直训”还有甲乙两词用丙来训释,叫做“同训”。再有甲用乙来训释,乙用丙来训释,甲、乙、丙三词递相为训,又叫递训或转训。4.从类属上着眼,有以共名释别名的(指出某一事物所属的种类),又叫做类训。类训与一般互训的不同,主要在不能反复为训。5.另外从使用频率上看,互训有以常用词释非常用词的。 五互训的局限:互训只是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组词有相对的同义,而不是指在一切语言环境中一组词有绝对的同义,互训只能彰其同,不能辨其异。

六互训的发展。由于词义的灵活性和模糊性不利于思想表达,也不利于明确理解,有很多互训词往往逐渐相互结合成同义复词。复合词的义素互相补充和制约,意义便比较稳定和明显。这是词汇发展的趋势,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

七说明“义界”的实质、原则及其局限。


答:用一句话或几句话阐明词义的界限,对词所表示的概念的内涵作出阐述或定义。

原则:必须确切而简要地说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局限:定义难以精确;文字往往冗长,不是所有场合都能适用

八推因:.推因的原则、途径是什么?

①推因的原则便是根据词的声音线索探求词义的由来。②途径便是从实际语言材料中找出“信而有证”的线索来,进而探求其本源。 九推因的意义:推因方式,对于今天和今后编纂语言工具书,特别是编写同源字典,颇有参考价值。

十结合材料介绍并评价从“声训”“右文说”“音近义通”的发展; 1“声训”是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进行解释,推求得名之由;注重单个词的音义关系;但是往往带有主观性和随意性,缺乏系统性。 2)宋代王子韶(舜美、圣美)提出”右文”说。“右文”说就是从声符求字义的学说。取名“右文”,是就大部分声符在右而言。如云:“所谓右文者,如戋,小也,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如此之类,皆以戋为义也。

3)清焦循进一步发挥了“右文”说。沈兼士作《右文说在训诂学上之沿革及其推阐》,把“右文”说更具体化、系统化、科学化了。它不仅阐述了形声字的声符有意义,还表明了同一声符的形声字多属同义。如:“倚(偏、歪)“崎(山路不平)“琦(弯曲的岸)”都从“奇”声,同含偏义。又如:“秾”“浓”都从“农“声,同含“厚”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7d352ccbcd126fff6050b4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