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2013-04-25

2022-05-31 12:37: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4.1 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2013-04-25》,欢迎阅读!
减灾,防灾,成就,主要,我国

4.1 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2013-04-25

1.我国正在建设的两条“绿色长城”指(

①长城沿线的森林带②“三北”防护林③黄河下游两岸的护堤林④沿海13000公里滨海防护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下列事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 )

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 ②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 ③加固长江,黄河大堤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结合 “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回答3题。

3. 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B. ②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C. ③是防止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保护农田与城市 D.③是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

4.治理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的根本措施是( A.在受灾地区大力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B.重灾区大规模移民,并不再布局大、中型企业 C.在中、下游修建蓄洪水库 D.在下游疏浚并增加泄洪通道

我国为了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 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据此,回答56题:

5.“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A.吸烟除尘 B.美化环境 C.防风固沙 D.净化空气 6.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下图是我国境内沿38°N纬线的地形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7~ 9题。

7.图中乙地形区较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水体污染 C.土地沙漠化D.土地盐碱化 8.造成乙地形区这种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①破坏植被②该地区夏季多暴雨③土质疏松④距海遥远,气候干旱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9.甲地形区国土整治的重点是 A.商品农业基地的建设 B.水土流失的治理 C.荒漠化的防治 D.农业中低产区的治理

10.下列有关黄淮海平原发展农业三大障碍成因的正确叙述是 ①春旱,多风沙,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产生旱涝灾害②地形起伏和缓,降水集中,一年四季洼地积水,旱涝严重③人类采取大水漫灌,只灌不排的做法,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盐碱地面积扩大 ④黄淮海平原人口稠密,历史悠外,但主要农产品产量较低,农民人均收入较少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 11.读淮河水系图,回答:(12)

1)填出图中有关地理事物的名称。



A__________(湖) B___________(河) C________(海)

(2)结合所学知识,描述淮河的水系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淮河南北两侧支流水文特征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淮河流域旱涝灾害频发,20036-7月,淮河发生特大洪灾,简述其形成的原因及整治措施。

(5)“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贻误后代。”一曲民谣唱出了淮河的沧桑。试简述淮河水质变坏的原因。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央视国际2004722日消息,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7·20”特大泥石流灾害的救灾工作目前正在进行。截至到21日晚8点,灾害已造成12人死亡,48人失踪,4人重伤。

1在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时,主要诱发因素是________,我国由于________广布,所以泥石流爆发的频率很高。 2)为减轻山区泥石流造成的损失,人类能够做到的有哪些? 3)破坏最严重的地质灾害是________,当其发生时我们应该如何做?

读我国某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分布图。据此回答1314题。

14.由图中竖线条符号部分分析得知该自然灾害是

A.寒潮 B.干旱 C.泥石流 D.台风

15.为了减轻上题中所述灾害的损失,以下措施中收效较快的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B.建设水利工程

C.营造海防林D.建设河流污水治理工程

16.我国西北干旱地区防御干旱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进行人工增雨B.选择耐旱作物,改进耕作制度 C.开采地下水D.增加降水量

4.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目的中不包括的是 A.长江中上游各省山区沙化、石化速度下降 B.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治理C.涵养水源 D

.美化环境

读下面某地区气象资料表。据此回答月份 1718题。

1 3 5 7 9 11 风力≥8

级天数1.5 3.7 3.6 0.6 0.4 1.4





度(℃) -3.2 6.4 21.2 27.3 20.6 6.3

降水量mm



3.3 9.1 33.3 247.3 26.2 3.5 17.该区域最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有 ①风沙 ②干旱 ③洪涝 ④盐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18.结合表分析,该区域最可能是 A.西北塔里木盆地 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9.针对该地区的自然状况,下列趋利避害措施不正确的是 A.建立农田防护林体系

B.改进耕作方式和改进作物品种 C.修建水库,疏浚河道

D.采用漫灌方式,扩大灌溉面积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80896e1551810a6f524861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