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遂想起赏析

2022-10-07 00:18: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春天,遂想起赏析》,欢迎阅读!
赏析,想起,春天

重庆二外初2011级周末留宿生资料 团结·学习·拼搏·创新

04春天,遂想起 余光中

写作背景:

余光中祖籍虽是福建永春,但他本人1928年出生于南京。他的青少年时代就浸润在江南水乡的秀丽景色、风土人情及悠久历史文化之中。21岁时,诗人离开大陆移居台湾。由于两岸的政治隔离,直到本诗创作之日,他始终不能重归故里。对故乡的思念日积月累,最终凝聚成字字含情的诗句,迸发出来。

余光中出身书香门第,从小与众多的表妹一同长大,并与其中的一位范我存结为连理。他的母亲和妻子都是乌镇人,因而,余光中对祖国的留恋更多的体现为对江南的留恋。这首《春天,遂想起》才真正是余光中的情感细腻之作。

故乡情结、爱国情怀是《春天,遂想起》的灵魂。

此诗写的是作者在春天的时候想起了故乡江南,从自己最真切却有模糊的记忆中想起了的江南,写出江南多事,唐诗中多有写江南的佳作,写到江南的历史宏阔,吴越之战,却又表现出它的秀气浪漫和小气,西施范蠡消失于爱情和酒旗招展之中。

写到了江南多湖,湖中多莲,多菱,记起了表妹们陪着作者在多柳的堤边,在多莲多菱的湖中漂游,却隐隐的显出作者淡淡的遗憾和忧伤:只能娶一朵,只能任由她们老去,就是现在再见,也不会像从前那样了。

最后一部分写道的是作者的母亲,在记忆的江南里喊着作者,这个母亲就又成了祖国的含义,任由她如何

的喊作者,作者也不得回到家乡了,最后这段升华主题,流露作者淡淡的哀愁,却又在这淡淡之中隐含了强烈的思乡之情,前面写的江南美景此时完全的成为读者的回忆一般,会染上淡淡的哀愁。诗作清静交融,在美丽的景色和历史之中作者巧妙而自然的给诗句染上自己的思想的忧愁。 《春天,遂想起》赏析

《春天,遂想起》是一首思念江南的诗,是一个自称江南人的台湾诗人表达的对江南最痴心最虔诚的向往。余光中自称江南人,不仅是因为他出生在南京,母亲是江苏人,幼时经常游历杭州等地,更在于对挚爱祖国、挚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他来说,江南是一个生命的符号,烙在心头永远无法淡忘。就像中国人自称唐人是由于永远无法忘怀汉唐的强盛和自信一样,余光中自称江南人正是因为难以割舍祖国的山河和历史。江南这个符号的生命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诗人在孤岛的夜晚轻轻地叨念起这个词,滚滚涌入胸中的文学赋予这一符号的所有美丽与温情。江南……江南,在诗人的呼唤中,在心中升起,犹如漫天烟花在空中不断灿烂地开放,幻化出诗人儿时的记忆,幻化出古时的江南,幻化出那永远让人魂牵梦绕的美景。满心的江南如漫天的烟花,照亮了孤岛游子远离祖国母亲的刻骨铭心的伤痛。

《春天,遂想起》以江南美景作为背景,意境优美。第一节,作者便描述了一位九岁少年生活于江南的情景,这少年似乎就是作者的童年,在描绘他对家乡――位于江南的南京的朦胧的向往。

随着知识的积累,诗中的少年对江南产生了更多的联想,如第二节中吴王和越王的小战场乾隆皇帝的江南。作者对家乡的向往也在这诗中进一步加深了。

少年长大了,思念起了那么多的表妹,但就那么任伊老了即使见面,他们也不会陪我,这反而使的思乡之情更浓了。

而这一切又都在最后两节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母亲在喊我”、“喊我,在海峡这边/喊我,在海峡那边”。作者的思乡之情与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得到了升华。 一、 品味语言特点,感受诗歌意境

1、重叠句式的运用

重叠的关键字江南 同一个中心词反复出现,形成回环往复的旋律 2、在“江南”这一中心语的前面,则变换着各种各样的修饰语。 二、梳理感情线索,把握诗作主旨

开篇:从江南的风光景物、乡土人情以及历史文化起笔 中段:开始忆及江南的故旧亲友

1


重庆二外初2011级周末留宿生资料 团结·学习·拼搏·创新

最后:推出象征祖国大陆的母亲形象 那么江南到底象征着什么呢?

形成三个依次递进的抒情层次。诗中的江南不仅珍藏着他的少年时代,而且也象征着母亲,象征着祖国,象征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诗人由怀旧而怀古,抒发的是一种以民族灿烂古文化为精神背景的文化乡愁。

一、谈谈你对“复活节,不复活的是我的母亲”和“母亲在喊我”这两句话的理解。(第一句话除了表层的意

思外,还暗含着两崖统一、祖国以一个完整的形象重现于世界的愿望难以实现的意思。) 二、 本诗每一节都有一个括号,这些文字的作用。

(有些是诗人对现状的补充,有些是对描述对象的评述,使诗歌的内容更加丰富。如果去掉这些文字,

将会大大地伤及作品的主旨。)

《春天,遂想起-----余光中》阅读题 1春天,遂想起江南/唐诗里的江南,试着回忆我们学过的哪些唐诗里写过江南,写出描写江南景色的句子

及作者。

2、第一小节提到小杜的江南小杜指的是( ),与之相对的老杜指(

3、从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这首诗,尤其是诗中加括号的内容,我们可以读懂,这首诗的主题是( 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 2.小杜——杜牧 老杜——杜甫

3.主题:表现的是对江南浓浓的乡愁。由于台湾海峡两岸长时间的隔离,作者有种被流放的感觉,少年时生活于江南的记忆日复一日烈火般烧灼着他,于是时时梦回江南。诗中的江南不仅珍藏着他少年时代,而且也象征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所以是唐诗里的江南乾隆皇帝的江南诗人由怀旧而怀古,他的江南既在时间之内,又在时间之外,飘散着古文化的清芬,而诗人怀的也就是一种以民族灿烂文化为精神背景的文化乡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83b940d79563c1ec5da718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