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礼物送给好妈妈》

2022-05-12 16:38: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礼物送给好妈妈》》,欢迎阅读!
中班,数学教案,反思,送给,礼物

中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礼物送给好妈

妈》

中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礼物送给好妈妈》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知数字7的实际意义,理解数字和数量的意义,用勾画的方式表现礼物的外型。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礼物卡片,统计表。数字1一一7 活动过程:

我给妈妈送礼物 一一将礼物事先放在教室的周围桌子上 一一展示7种礼物卡,幼儿说出礼物卡上的内容,数数一共有几种礼物。 一一猜猜妈妈会喜欢那种礼物,并选择一种最想送给妈妈的礼物 计礼物的数量 一一手那相同礼物统计表的幼儿围在一起,数一数一共有几个人 一一教师出示统计表,请每组派一名幼儿早统计表上画上相应数量的符号 一一数一数那组人数最多,那组人数最少,请个别幼儿分别用相应的数字表示我把礼物包起来 一一选择一件礼物,教师示范包礼物,即用彩笔根据礼物的外形勾画轮廓 一一幼儿选择一张礼物卡包装礼物,边包装边说妈妈我爱你,最后说 说一共包了几层。

1


课后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课,没有纯粹的数学内容,每个课题都以一定的情景、游戏或故事等出现。

比如:《礼物送给好妈妈》课堂的主体内容是让中班孩子感知数7的实际意义,理解数字和数量的关系。但是,却以《礼物送给好妈妈》作为课题。为什么呢?原因很多。

首先,跟主题有关系,因为主题是我有多爱你。

其次,让数学学习生活化,将数学融入孩子们的生活,让孩子的学习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章出自教.案网)再则,让孩子的学习带着某种情感因素,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让孩子学得忘我。那么,《礼物送给好妈妈》课堂上,孩子的学习是否达到预设的效果呢? 《礼物送给好妈妈》中的妈妈是幼儿最亲近的人,送妈妈礼物也是孩子热衷于做的事,这些都没有问题。那就要看老师具体创设的情景是否引起孩子的强烈反应。老师在具体设计情节、导语、过渡语的时候是否让孩子觉得真实?是否让孩子感兴趣去做这件事?是否让孩子觉得做这件事非常有意义?从而使孩子在课堂中始终带着一个目的、任务,有意识、饶有兴致地在做某件事?老师创设的情景只有让孩子深切感受到与自己的关系,觉得有意义,才会有所反应。 中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礼物送给好妈妈》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84acba401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c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